《关于脱贫地区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政策要点
1. 巩固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项目。对生产经营正常的帮扶产业项目,进一步壮大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多元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坚持政策集成、要素积聚、企业集中,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力度,推动帮扶产业规模化、资源集约化、企业集群化。区县结合实际制定特色主导产业管护办法或措施,推行“大基地+小单元”等新型管护模式。《关于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渝巩固专办发〔2023〕4号)
2. 提升一批产业链条有短板的产业项目。深入实施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开展实施食品安全、种养基地建设、品牌建设、平台建设、园区建设、“头羊计划”等6个专项行动,补齐产业链条有短板的产业项目。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开展保鲜、分级、包装等产地初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到脱贫地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加大仓储保鲜、冷链运输、保鲜销售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提升农村现代物流条件。《关于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渝巩固专办发〔2023〕4号)
3. 盘活一批暂时停产闲置的产业项目。对暂时处于停产闲置的产业项目,逐个分析停产闲置原因,逐个查清资源资产现状,逐一制定盘活措施,严格落实“一项目、一台账、一方案”。支持村集体以现金、实物、土地经营权、林权、知识产权等入股相关企业,将闲置资产资源发包给企业经营,实现村集体创收、企业盈利、群众致富。鼓励镇、村探索创办“强村富民公司”,创新“单村独资”“多村合作”“整镇抱团”等经营模式,搭建集承接农村资本、运营集体资产、承载产业项目等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关于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渝巩固专办发〔2023〕4号)
4. 落实联农带农责任。所有使用各级各类财政资金(含援助资金)的产业项目,均应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建立联农带农台账,督导项目实施主体履行联农带农责任。推进“经营主体+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吸纳农户稳定就业,促进农户共享资产收益。探索“主城都市区社区对口帮扶两群区县经济薄弱村”“强村带弱村”等产业联结新模式,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增强联农带农能力。《关于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渝巩固专办发〔2023〕4号)
5. 细化到户产业奖补。坚持先建后补、公开透明、谁建谁得的原则,细化出台具体到户产业奖补政策,坚决杜绝简单发钱发物或泛福利化。对返乡回流、有劳动能力、有发展产业意愿、未享受到户产业奖补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以及户均年纯收入低于1万元且正在发展产业项目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按照每户每年不高于30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关于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渝巩固专办发〔2023〕4号)
6. 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支持区县统筹财政衔接、农业发展、东西部协作、集团帮扶、对口帮扶等资金,谋划一批庭院经济重点项目,打造一批庭院经济示范户、示范带、示范村。要细化支持庭院经济发展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措施,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庭院经济项目及庭院经济示范户、示范带、示范村,由农户、村(社区)申报,乡镇(街道)审核,区县业务主管部门论证审批后,村(社区)、乡镇(街道)两级公告公示(在固定公开栏公开均不少于10天),区县在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并报市乡村振兴局备案。《关于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渝巩固专办发〔2023〕4号)
7. 用好金融支持政策。支持和引导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原辅料基地种养业主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给予最高不超过85%的保费补贴。持续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且有贷款意愿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实现“应贷尽贷”。加强风险管控,严禁户贷企用、挪作他用,确保小额信贷逾期率控制在1%以内。加大“富民贷”“渝快助农贷”“人居环境贷”等试点推广力度,创新“产业富农贷”“花椒贷”“柑橘贷”等金融产品,为帮扶产业实施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关于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渝巩固专办发〔2023〕4号)
8. 强化人才技术服务。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团、产业指导组派驻制度,每个行政村落实1名产业指导员,每月进村开展1次以上技术服务。支持区县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技术人才现场培训“土专家”“田秀才”,实地传授产品包装、品牌打造、电商营销等技能。对产业顾问组、科技特派团参与的重点帮扶产业项目,立项后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支持区县探索建立高素质农民实践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平台,确保乡村人才回得来、留得住,作用发挥好。《关于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渝巩固专办发〔2023〕4号)
9. 加大消费帮扶力度。聚焦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市级乡村振兴帮扶集团对口帮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单位等采购需求,引导供应商“抱团出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号召各级干部“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支持脱贫地区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组织商贸企业优先采购滞销农产品。鼓励大型农产品市场、商超等流通企业深入脱贫地区开展产销对接,深化消费帮扶。健全完善农产品滞销预警调度机制,确保消费帮扶助力产业发展不滑坡、农产品不大面积滞销。《关于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渝巩固专办发〔2023〕4号)
10. 发挥帮扶力量作用。深化东西部协作,加大产业转移和项目引进力度,强化企业合作和产业园区建设。主动争取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将60%的定点帮扶资金用于帮扶产业发展。“一区两群”结对区县要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完善街道与薄弱村结对、社区与一般村结对、大型商超与产业实施主体结对,探索形成产业协作、互利共赢新模式。鼓励各区县出台优惠政策、搭建平台载体,持续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吸引企业主体到脱贫地区投资兴业、结对帮扶。《关于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渝巩固专办发〔20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