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钓!“AI护渔官”3月1日上线
--
禁钓!“AI护渔官”3月1日上线
--
2月27日16时许,江津区鼎山长江大桥北桥头,金色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趁着晴好天气,江边不少钓鱼爱好者正在垂钓。
而眼前这一切,正被不远处,大桥北桥头下的一个集装箱“监视”——“这是我们打造的江津区禁捕管理鼎山工作站(下称禁捕工作站),3月1日禁钓期开始,就要正式‘上岗’啦!”江津区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古和平说。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与10多名执法队员,走进即将投用的禁捕工作站,一探究竟。
记者现场看到,禁捕工作站坐落在人流较为密集的滨江广场,它由1个集装箱改造而成,有四五平方米大,分上下两层,外观呈深红色,不仔细看,和临时搭建的快餐点没啥区别。
“别看不起眼,里面藏着‘黑科技’。”古和平指着墙上的显示屏说,这块大屏是由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联合中国铁塔重庆市公司探索建立的重庆渔政视频AI预警处置系统。利用这套系统,执法人员不再依靠蹲守发现线索,而是通过摄像头实现24小时视频取证、主动报警,然后根据报警信息迅速到现场核查、处置非法垂钓等违法行为。
据了解,该系统集视频监控、AI智能识别、预警推送、指挥调度功能于一体,主要由前端监控、视频AI算法、业务软件平台3部分组成。
其中,前端监控主要指摄像头。该摄像头具备红外夜视、光学透雾、激光补光、自动雨刮、自动巡航等功能,无论白天、晚上还是晴天、雨天、雾天,都可以对江面及岸线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另一方面,摄像头依托AI图像识别算法模块,可以自动识别和主动预警,识别准确率高达99%。
“当摄像头抓取到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后,后台会自动派单给负责相应河段的网格员。”古和平说,网格员手机上会接收到时间、地点、事件类型等信息,并且还附有一段10秒钟的取证视频。如果网格员5分钟内没有响应,就会接到提示电话。如果10分钟内仍没有响应,系统就会将信息发送给上一级网格员,使渔政违法行为及时得到处置。
为了提高处置效率,禁捕工作站结合基层治理体系,组建了“执法人员+护渔队员+党员+网格员”组成的“人防”系统,充实了日常巡护力量,形成“人防+技防”一一对应的基层网格化监管格局。
此外,禁捕工作站旁还配套建设了鼎山禁捕警务室,形成执法调度、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闭环,更好压实属地网格责任,形成更加数智高效的互动响应、快速核查处置机制,进一步巩固好禁捕成果。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