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川:全市首位“民间河长”何波 持续守护三庙河水清岸绿
--









人物名片
何波,出生于1990年12月,曾是重庆市首位“民间河长”,现任合川区三庙戴花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多年来,何波从志愿巡河护河到发动全村群众共同治污治水,持续守护三庙河水清岸绿,获得“合川区志愿者优秀个人”“全国青年河湖卫士”等荣誉称号
惊蛰已过,合川三庙镇戴花村响水滩大桥下,三庙河蜿蜒流淌。
河岸上,戴花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何波正指挥着一台挖机对河岸护坡进行整治,“那丛杂草挖一下,左边那再整平点……”
趁着天气晴好,何波计划将三庙河戴花村段的5.2公里河段的部分区域进行生态修复,“主要是村民集中居住区域和主要农田耕作区域的河岸,整治护坡、栽种固土护岸植物,减少农业种植中氨氮和总磷对河流水体的污染。”
2017年,何波自愿成为全市首位“民间河长”,义务负责三庙河余家滩至响水滩约两公里河段的巡查监督工作;如今,何波是三庙河戴花村段的村级河长,负责三庙河戴花村段的生态保护工作。
“民间河长”改变村民陈规陋习
2015年,时年25岁的何波回乡创业,在三庙河响水滩沿岸建起300多亩“太空莲”荷花种植基地。
从小在河边长大,何波对三庙河有着特殊的感情。可返乡后何波却发现,三庙河河面上漂浮着各种饮料瓶、生活垃圾,还有死鸡死鸭,原本清澈的河水变成了黑色,苍蝇、蚊子满天飞。
“用这样的河水来种太空莲,莲子的品质也会受影响。”于是,何波开始在河边义务捡拾垃圾,还自掏腰包买来投影仪播放环保宣传片,发动大家在响水滩河段清污捞渣。
2017年5月,何波自愿成为重庆市首位“民间河长”,义务负责三庙河余家滩至响水滩约两公里河段的巡查监督工作。
这个没有任何报酬的“民间河长”,在巡河护河的同时,还时常劝导村民:“叔叔,这些垃圾不能再往河里丢了,闻起来好臭嘛,这么热的天还招蚊子。”“孃孃,鸭和鹅都不能下河了,把水污染了大家都受罪。”
可村民多年来已形成了往河里倾倒垃圾的习惯,哪能说改就改?有些村民还给他脸色,“这条河又不是你家的,凭什么你说不行就不行?”
何波只好和村里的几名志愿者,一家家上门劝说、引导。他们帮一些村民架起竹围栏对家禽进行圈养,利用农闲将村里的污水改道,方便集中处理。夏天河里水位高的时候,他和志愿者们划着船沿河清理漂浮物,冬天水浅的时候就穿着橡胶水裤下河打捞……
乡亲们被这个“民间河长”打动,不再往河里倒垃圾,开始圈养鸡鸭……三庙河慢慢变清,戴花村也逐渐显现出曾经的“花容月貌”,连鸟儿也喜欢成群结队来“造访”。
脏乱不堪的三庙河成了风景区
看得见的垃圾清理之后,何波开始着手清理看不见的污染。
他邀请专家科学指导村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绿色种植,指导村上种植大户申报绿色产品。
何波又带领村民在河边大量种植蒲公英等植物,既保持水土,又吸收剩余化肥。他还推动村上的两个大型养猪场畜禽粪便经过发酵,无偿消纳到柑橘、李子、蔬菜园等600亩精品果蔬采摘园,打造出“种养循环”产业。
水清了,岸绿了,何波打造的“响水滩荷田”成为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每年为戴花村吸引来数万名游客。
初春,三庙河畔的太空莲种植基地里荷叶残枝随风摇曳,为了使莲田保持清洁,让莲藕顺利抽芽生长,近段时间工人正开着旋耕机在莲田里来回折返清理残荷。
如今,每年夏天太空莲开放的时候,戴花村都要举办荷花节,曾经脏乱不堪的三庙河畔成了游人如织的风景区。
游客大量来访带动了当地土特产的销售,何波因势利导鼓励村民饲养土鸡、土鸭等禽类,满足游客对土特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农户有效增收。
此外,他还和村民协商一起开办季节性农家乐,接待前来观赏荷花、采摘莲子的游客。
如今,三庙河畔的戴花村已形成集农业种植、特色效益农产品包装与推广、乡村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产业链。
实施清洁村庄行动确保河流长治久清
2021年,何波担任戴花村党支部书记。他也从“民间河长”成为村级河长,“管护的河段也从三庙河余家滩至响水滩约两公里河段变成了三庙河戴花村段的5.2公里河段。”
为了更好守护三庙河的水清岸绿,何波发起了“清青戴花”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常态化开展“清洁戴花”“青绿戴花”“戴花戴花”三大志愿服务活动,让村民参与到三庙河管护、村庄美化等活动中。
3月7日,当挖掘机在进行河岸护坡整治时,王明群、郭友虎、赵相兰、秦祖学等村民志愿者正在三庙河里清理着垃圾和漂浮物,“平日里三庙河都干干净净的,就是前两天落雨,上游漂下来些垃圾、杂物,清理了就好。”
站在响水滩大桥上放眼望去,三庙河戴花村段两岸村民房舍密集,农作物种植区密布。
“我们会定期组织志愿服务小队开展以河道清淤、道路清扫、院落清理、垃圾分类等为主题的清洁村庄行动。”何波介绍,每个村民小组推选出了一名绿水青山社会监督员,实时守护家门口的绿水青山,“村里的清洁做好了,就能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等污染物进入三庙河,确保三庙河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实现河流长治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