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人才振兴

--

既培训技能又注重实战 万州35名学用惯通学员全部实现就业创业

--

日期:2025-04-10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4月9日,万州甘宁镇永平村机器轰鸣,一台拖拉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翻耕土地。“学会农机操作技能后,现在每天能耕三四十亩地,相比传统人工效率提高几十倍。”刘俊一边操作一边转头向记者说。

刘俊是万州区农广校2024年“学用贯通”智能化农机班的一名学员。通过半年的系统学习,他掌握了拖拉机、收割机和无人机的操作技术。培训后他便流转了700亩地种粮,同时投入近30万元购置3台拖拉机,进行机械化耕作。

记者从万州区农广校获悉,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契机,该校35名学员通过农机培训全部实现就业创业目标。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技术和农机装备。”刘俊说,他今年计划种植400亩水稻和3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要是天公作美,加上机械化耕种,产量肯定有保障。

同刘俊一样,他的同学雷辉国,如今已是当地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一名职业飞手。当天他正带领其他飞手,在百安坝街道保安村的柠檬基地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

"果树飞防的关键是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要精准控制在6米/秒,飞手若没接受过专业的无人机培训,就会出现农药喷洒的不均衡。"雷辉国说,掌握无人机操作技能后,现在2天就能保质保量完成400亩果园的统防统治,不仅节约了时间,相比传统手工打药,成本也节约了三分之二。

据介绍,去年11月,万州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当年他们新开设了智能农机、电商培训等3个培训班。其中智能农机培训班,不仅教授拖拉机、旋耕机、无人机等操作技术,更引入企业开展实战培训。目前,智能农机培训班35名学员不仅一技傍身,更是通过技能培训全部实现就业创业,并带动200余名农户增收。

万州区农广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校将深化首批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增设智能农机维修课程等,完善"培训-实践-服务"全链条培育体系,为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实用人才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