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人才振兴

酉阳:人才引擎驱动 乡村产才同频共振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4-18
字体:

暮春时节,重庆市酉阳县宜居乡的茶山绿意盎然,采茶季的热闹场景在这里上演。茶农们穿梭于茶林间,手法娴熟地采摘嫩绿的芽尖,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劳作图。“如今,宜居茶的市场影响力和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今年产值更是突破2.6亿元!”说这话时,宜居乡建田村的“酉阳800”生态农人冉金成正专注地翻炒着茶叶,言语中满是自豪,“我们茶农收入逐年增加,离不开党委对本土人才的大力培养,也离不开‘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的强大赋能。”

近年来,酉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积极探索人才振兴新路径,通过“培育+回引”的创新模式,着力打造一支能引领乡村发展、带动产业繁荣的“酉阳800”生态农人队伍,为构建全县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有力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

“以产引才”,呼唤游子归巢

清明小长假期间,丁市镇中坝村的千氹田梯田被成片的油菜花装点得金黄灿烂,吸引了众多游客自驾前来踏青赏花。花海边的古寨里,“千氹田农家乐”生意火爆,座无虚席,生态农人陈俊林正热情地招呼客人点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陈俊林是土生土长的中坝村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打拼。2023年夏天,酉阳县针对乡村人才结构不合理、数量短缺、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求,推出了挖潜本土能人、回引在外人才的“以产引才”举措。酉阳向外发出2万余份“乡村振兴”邀请函,召开500余场次村级对接会,成功吸引了包括陈俊林在内的700余名各类人才返乡,成为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领头雁”。

中坝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具备发展农旅产业的天然优势。回村后,拥有建筑学和法学专业知识的陈俊林,敏锐地抓住“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机遇,不仅因地制宜发展水稻、高粱等产业,还开办了农家乐,并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中担任重要角色,全身心投入乡村发展。

“年轻人就是不一样,思维活跃,想法新颖,干劲十足!”中坝村党支部书记冉和光谈及两年来村里的变化,脸上笑开了花,“通过发展药菊、辣椒、油葵等产业,村里每年带动就业2000多人次,去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首次突破132万元。”

看到农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陈俊林和村委又将目光投向乡村旅游,决定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说干就干,如今,村里生态停车场、露营基地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已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游客增多,消费活力被激发,产业才能更兴旺!”陈俊林满怀信心地说,“今年发展形势更好,通过举办第二届梯田花海节,吸引游客超1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30%。”

“以才兴产”,激活发展新引擎

“春忙一个月,能抵一年活儿。”清明已过,谷雨将至,天刚蒙蒙亮,冉金成就带领十多名采茶工人走进山里,争分夺秒采摘春茶。

自2021年发展茶产业以来,冉金成凭借自身努力和各方支持,短短几年间,就将自家的小作坊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合作社。去年,合作社年产茶超8吨,销售收入超过600万元,今年,在“酉阳800”宜居贡茶文旅季活动上,更是被授牌为“酉阳800”直供基地。

小作坊如何华丽转身成为“酉阳800”直供基地?“国家、市、县‘三级’专家经常来开展示范培训、农技推广。”冉金成在茶园里忙碌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年,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茶叶生产线全面升级改造,还成功拿下了俄罗斯、尼日利亚、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的订单,总价值达300余万元。”

与此同时,在泔溪镇太平村的油茶苗培育基地,一排智慧大棚格外引人注目,两名科研人员身着白色外套,正认真记录种苗生长信息。

“太平村的基地占地2300余亩,是全国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良种油茶育苗基地,专家指导是我们稳产高产的关键。”武陵山油茶研究院院长程华介绍,酉阳深化与以国家油茶科学中心首席专家姚小华为首的专家技术团队合作,整合资金、技术、基地等各方优势,对涉油茶产业的人才开展周期型陪跑服务指导。截至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年产值达3.21亿元。

近年来,酉阳县围绕“茶米油蜜青蒿酵素”6大主导产业,重塑“以才兴产”工作体系,选派100名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市农业科研院所专家、县农业管理和技术技能人才,组建产业专家技术指导组。同时,深化与中国农大、腾讯公司、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通过定制化培育、组团式培优、周期型陪跑等方式,深入一线为人才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培训和指导服务,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082个,惠及群众30万余人次。

“产才融合”,奏响发展协奏曲

“‘酉阳800’扶持政策为我们提供了坚实保障,消除了后顾之忧,让我们更有底气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这几天,李溪镇官坝村的生态农人金廷军操作着“水稻精量育秧生产线”,开启了新一年的流水线育秧工作,“从种子筛选到装盘,整套流程不到2分钟,效率提升了八倍有余!”

金廷军如此大胆创新的底气从何而来?原来,酉阳县出台《“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扶持政策》,实施“滴灌式”政策支持,细化了支持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制定、宣传推介等10大类扶持政策,全生命周期扶持培育生态农人。此外,还同步推行“政府贴息、银行扶持”普惠型金融政策,持续为小农户投身“酉阳800”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已累计发放小额信贷、富民贷、渝快助农贷1625户,共计2.47亿元。

“政策给力,我们干劲十足。”金廷军笑着说,“政策扶持加上自身努力,咱家的水稻种植基地已实现从智慧化育秧到机械化收割的全流程现代化,农业发展越来越有盼头。”

“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人才投身乡村发展大有可为。”“酉阳800”品牌发展中心主任冉学峰介绍,在乡村人才队伍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酉阳800”从最初聚焦农产品的1.0版本,成功升级为全县域、全链条、全品类的2.0版本,品牌产品达50类353款,激活2150家涉农企业、278个村集体经济、7.3万在地农民和9.6万余亩直供基地,品牌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21.8亿元,平均溢价率超40%。(邓佳星  邓俐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