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人才振兴

--

涪陵:为爱“嫁”到新梨村 为孝撑起两个家

--

日期:2025-04-2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4月19日,四月的春风轻拂过涪陵区江东街道新梨村的田野,52岁的潘仁福正弯腰在水田里忙碌。这个憨厚朴实的汉子,用20年坚守爱与孝,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缘起:两颗善良的心相遇

时间回到2004年,彼时,出生于1973年,家住白涛街道哨楼村的潘仁福已过而立之年,一直未能成家。而就在十几公里外的新梨村,村民罗汉美正独自扛着生活的重担——丈夫杨光友因病离世,留下7岁的儿子和年迈的公婆。

2004年底,经人介绍,潘仁福和罗汉美相识了。

“第一次见面,就被她的善良打动了。”潘仁福回忆道。这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说起妻子时,眼里闪着温柔的光。不久,二人确定了关系。

2005年初,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故乡,“嫁”到江东街道新梨村,成为这个家庭的新成员。

担当:一肩挑起两家责任

婚后的日子并不轻松。潘仁福不仅要照顾妻子和前夫的儿子杨小平,还要侍奉杨光友年迈的父母。更让他牵挂的,是远在白涛街道的亲生父母。

“那时候最怕听到电话响。”潘仁福说。2014年5月,父亲在田间摔伤颈椎,他连夜赶回家里照顾。从白涛场镇到新梨村单面走路需要4个小时。十多天里,他奔波于两个村庄之间,既要照料病床上的父亲,又要惦记新梨村的农活。“累是肯定的,但这是我的责任。这个家来之不易,我要加倍珍惜。”

村民们至今记得,每逢春节,杨家一行去祭祖,潘仁福总会跟着全家人前去祭拜。这个外姓女婿不仅给祖宗上香,还会恭敬地行叩拜礼。“能做到这份上,真不容易。”邻居代文感慨道。

传承:孝心浇灌幸福花

罗汉美的公婆相继于2007年、2021年因病离世。2021年,潘仁福在劳作时不慎摔断腿骨,罗汉美默默扛起了所有家务。还要抽时间回去照顾自己的父母,这让躺在病床上的潘仁福心里很是难受,最终下定决心将年迈的父母接到身边照顾。

如今,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其乐融融。杨小平已长大成人,潘仁福的一双儿女也在涪陵城区读书。每逢周末,孩子们都会回家帮忙照顾爷爷奶奶。

“我在这里感受到了温暖,想当初腿摔断那会儿,新梨村党支部也组织志愿者来帮我干农活。现在孩子慢慢长大,未来我们一定会更幸福。”潘仁福说。

这个用爱与责任温暖了两个家庭的男人,正在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勇敢前行。(黄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