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公布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 重庆临江河、淮远河榜上有名
1月22日,水利部公布了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全国24个案例入围,我市临江河、淮远河榜上有名。
近年来,各地以河湖长制为抓手,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此次水利部组织筛选出的24个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围绕“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目标,实施河湖系统治理、提升河湖管护能力、助力流域区域高质量发展,在防洪保安能力、河湖生态面貌、临水人居环境、河湖管理保护、江河文化魅力、流域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临江河是长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永川区宝峰镇,全长100公里,流域面积730平方公里,其中永川区境内河长88公里、流域面积655平方公里,江津区境内河长12公里、流域面积75平方公里,是沿岸人民群众的母亲河。随着沿岸城镇高速发展,加之流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沿岸曾流传着“上世纪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洗衣灌溉,90年代鱼虾绝代,2000年代已是黑臭难耐”的顺口溜。近年来,永川区、江津区把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作为“一号民生工程”,通过前期“精准施策”治污、中期“系统治理”提质、长期“创新管护”巩固三步发力,推动临江河实现由脏到净、由净到清、由清到美的蝶变跃升,建设成为全国首批幸福河湖。
淮远河为小安溪左岸一级支流、嘉陵江三级支流,河长75公里,流域面积531平方公里,流经铜梁区和大足区,其中铜梁区境内河长34.2公里,流域面积138.4平方公里;大足区境内河长40.8公里,流域面积392.6平方公里。由于淮远河沿线早年城市规划不完善,管网建设滞后,生活生产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淮远河水体长期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制约城市发展。近年来,铜梁区、大足区“一盘棋”谋划、“一条心”推动,以“齐心协力治淮远、厚植生态谋发展”为目标,“规建治管”一体建设淮远河幸福河湖,推动流域水质从Ⅴ类提升至Ⅲ类,铜梁区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我市启动幸福河湖建设“百千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100条、2035年建成1000条以上具有区域特点、流域特色、重庆辨识度的幸福河湖。为此,市河长办对幸福河湖进行精准画像,创新探索制定、修订具有重庆辨识度的重庆市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从河湖安澜、生态健康、亲水宜居、智慧赋能、绿色富民等7个维度将重庆幸福河湖具象化,推动河湖从安全、生态、美丽向幸福汇流,努力绘就“一村一溪一风景、一镇一河一风情、一城一江一风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幸福河湖新画卷。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有临江河、桃花溪、长滩河等16条河湖建成市级幸福河湖。2023年启动的58条市级幸福河湖已开工579个、完工514个,完成投资458亿元、投资完成率87.9%;新一批51条市级幸福河湖建设也已全面启动,幸福河湖建设有序推进。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