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生态振兴

--

巫山:找水、引水、送水 多措并举为群众生产生活“解渴”

--

日期:2025-08-04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连日来,因连晴高温,群众饮水、农业生产用水得不到保障,巫山多地开始喊“渴”。各乡镇纷纷行动起来,找水、引水、送水,想尽各种办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所需。

最近,在巫峡镇,每天早上6点,抗旱送水车就准时开工,从取水点往各个村社运送,一直忙碌到晚上。

7月下旬以来,巫峡镇8个村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当地政府积极应对,自筹资金改装应急救援车、寻找取水点、清理水池堰塘、组织抗旱送水车为新路、陈家、桂花、红庙、文峰等村的村民运送生活饮用水共计1000余方。

平河乡高山地区也不同程度缺水。在陶湾村,村民们每天提着水桶、水盆等,有序地排着队等待取水。由于村中大多是留守老人,行动不太方便,陶湾村驻村工作队便一户一户地帮忙接水,再将水送到老人家中,帮忙倒入水缸里。

自7月以来,平河乡就组织了送水队,分批分队为缺水严重的村民送水上门。同时,积极开辟新水源,新建两个70立方米的取水点,由政府出资提供设备,群众投工投劳,共同铺设管网,全力保障村民用水。

庙宇镇是巫山县粮食生产大镇。最近,白庙村的稻田已经干得裂了口。“现在水稻即将进入拔节期,水田裂这么宽的口,如果继续没得水份就拔不起来节。”村干部杜毅说。

据庙宇镇统计,受近3个多月无有效降水影响,当地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农作物,以及秋月梨、西瓜等经济水果共计1万余亩作物受到影响。

为确保农业生产,近日庙宇镇已成立抗旱指挥部,协调水库放水12万立方米,调配抽水机20余台,推广滴灌和喷灌等节水技术,组织党员、村干部、农技人员、志愿者50余人次参加抗旱行动,并大力宣传节水知识。

“从7月21日开始,我们就从水磨水库放水,通过水沟流到一社,再用抽水泵抽到四社的稻田。”庙宇镇长梁村农户李永涛说,为了不浪费每一滴水,他每天早上7点就出门,检查水渠、查看水管。

在两坪乡溪沟村,邱泽军、易继木、任仲美3位村民更是翻山越岭帮助村民寻找水源。

前段时间,村里的供水管道出现脱落,导致水管里流出的水非常细小。邱泽军、易继木、任仲美3人就自己扛起镰刀、水管、铁丝就往山里钻,一路爬山、攀岩,成功找到并修复了管道脱落处。

如今,溪沟村已向政府申请出资购买水管,一条直径20毫米、长2600米的水管直连村里的公用蓄水池,村民家的蓄水池已装得满满的。(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栗园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