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生态振兴

渝北:金果果铺就致富路 好产业叩响幸福门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9-08
字体:

近日,渝北大湾镇金凤村,千亩桃林硕果盈枝,沉甸甸的桃子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果香。村民们穿梭在桃林间,麻利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土地入股有分红,在果园务工每天还能挣80元,今年光在这儿就收入1万多元!”金凤村的张大姐一边熟练地采果,一边乐呵呵地算起了“丰收账”。

“我们这里现在不仅产业起来了,人气也旺了!”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张福海笑得合不拢嘴。金凤桃乡由大湾镇金凤村、龙洞岩村、杉木村集中连片打造而成,这里科学选育了夏至糖桃、中桃红玉等10余种桃树12万余株,以及苏翠1号梨、塔罗科血橙等水果7万余株。这些优质水果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果篮子”,更成为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不仅如此,在区农业农村委的指导下,金凤桃乡还创新推出“果园种植+农耕文化体验+赏花采摘观光旅游”的农文旅融合模式,通过“集体经济+农户”的联动机制,村民们不仅享受分红,还能通过务工、开办农家乐等方式多渠道增收。如今,昔日的荒山坡地变成了“聚宝盆”,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金凤桃乡的喜人景象,是渝北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写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渝北区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推动“土特产”升级为“金招牌”。区农业农村委聚焦“一主两辅”产业格局,以设施蔬菜为主导,奶肉制品加工和柑橘为辅助,全力打造南北大道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新建的现代化蔬菜设施大棚、升级改造的老旧蔬菜设施,为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在品牌培育方面,该委深挖特色农产品潜力,打造“花果渝北”区域公用品牌,涵盖调味品、特色水果、绿色蔬菜、非遗产品等4个系列26个农产 品。通过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完善区镇村三级质量安全监管,实现农产品带标上市。目前,全区累计培育“两品一标”农产品131个,新认定重庆名牌农产品10个,“歪嘴李”“梨橙”“放牛坪梨”更是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如今的渝北乡村,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科技赋能让农业焕发生机。大盛镇青龙村建成了全国首个丘陵山地数智化无人果园;统景镇长堰村肉兔养殖标准示范场依托现代数字技术,仅需3人即可年出栏6万多只肉兔;兴隆镇智慧种苗工厂的数字化育苗流水线,十几秒就能完成一盘苗盘的播种……这些高效、智能的农业新模式,不仅提升了产业效益,更让农民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

2025年上半年,渝北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28元,同比增长4.6%。如今,渝北乡村正描绘着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壮丽画卷。特色产业如一颗颗“金果果”,在广袤的田野上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也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渝北时报记者 杨荟琳)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