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南:石龙镇紧盯污水治理 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
--
巴南:石龙镇紧盯污水治理 绘就民生幸福画卷
--
“现在管道修好了,路面干净清爽。”家住巴南区石龙场镇的李大爷看着焕然一新的街道,难掩心中的喜悦。截至今年10月初,石龙场镇污水管道维修项目已顺利完工,这是石龙镇人大聚焦民生痛点,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实践,更是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基层民主生动体现。
把好“项目征集关”筑牢民意根基
石龙镇充分发挥辖区镇人大代表、网格员等力量,搭建“实地+网络”平台,依托代表家站点、室外民主议事点、“141”基层智治平台及微信联络群等渠道,采用入户走访、院坝会、代表接待日、民主议事会、线上视频会议、电子邮箱留言等“线上+线下”多形式,建立起全年度、全天候、全覆盖的群众“实事心愿”征集通道。
此前,原兽医站后污水直排、周边污水横流问题,正是通过代表走访调研、群众主动反馈,被纳入民生诉求清单,为污水管道维修项目落地埋下“民意伏笔”。
把好“项目筛选关”实现供需匹配
收集到群众诉求后,镇人大协同镇政府构建“民意筛选+科学论证”工作机制,确保项目既贴合民心又符合实际。
镇政府率先按照“尊重民意、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原则,对包括污水治理在内的15项民生实事备选项目开展论证分析,形成项目分析建议,为后续审议提供数据支撑;镇人大坚持“急需先定、成熟先定、好中选优”标准,组织人大代表、群众代表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座谈等方式,对项目可行性、必要性进行深度协商。
在污水管道维修项目筛选中,代表们结合群众反映的“污水困扰频次”“影响范围”等实际情况,综合考量2025年民生实事经费预算,计划投资4.6万元,最终确定将其纳入实施清单,实现“政府所能”与“群众所需”的精准对接。
把好“项目实施关”确保落地见效
项目启动后,镇人大将监督“探头”架到建设一线,构建起“精准化+常态化”监督体系。按照“专业对口、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组建污水管道维修项目专项监督小组,由镇人大主席团成员担任组长,选取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加入,制定“责任清单”,实行“一对一、点对点”跟踪。
从7月上旬开工到9月下旬完工,监督小组深入现场5次,查看管道铺设进度、污水井补漏质量,督促施工方按标准完成709米二三级管道新建、维修与接入,同步推进40个垃圾箱体维修;每季度,镇人大还专题听取项目进展汇报,将监督中发现的“施工材料运输延迟”等问题及时转交石龙镇城镇建设服务中心协调解决,确保项目如期兑现承诺。
“从‘群众点单’到‘人大督办’,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民主参与。”石龙镇人大主席蔺锡瑜表示,下一步,镇人大将继续深化民生实事项目全流程工作机制,以更实监督、更优服务推动民生工程从“纸上”落到“地上”。(王姣雅)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