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文化振兴

--

从一场新春巡游拜年看荣昌农文旅发展新动能

--

日期:2025-02-20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前不久,荣昌区举行“非遗贺新春 我的家乡年”2025年新春巡游拜年活动,由双河、安富、河包、万灵等镇街组成的21支展演队伍登上舞台,向市民拜年。

这些队伍在展演的同时,也展现了荣昌猪、河包粉条、观胜兔等产业,以及荣昌陶、荣昌折扇、荣昌夏布等非遗产品,推介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陶小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万灵古镇、“中国夏布之乡”盘龙镇等旅游胜地。

,可以从中感受到荣昌农文旅发展新动能。

农 “晒”出“舌尖”富民产业

活动上,河包镇展演队登上舞台,队员们举着“河包粉条”字样的展牌,向观众拜年。

河包镇被誉为“中国粉条之乡”,清朝年间,当地村民将红薯加工成粉条,与猪蹄煨炖,成为家家户户的年味硬菜。

“我们的手工粉条,只有红薯和水。”荣昌区顺溜食品厂负责人毛兴志介绍,需要经过“精工十二道”工序,才能制作一份柔韧爽滑的粉条。

这样的精致工艺,让河包粉条深受市场的青睐。在河包镇,像顺溜食品厂这样的粉条生产加工企业有24家,同时还有大大小小的粉条作坊。

“河包粉条是河包镇的支柱产业之一,年产量超过7万吨,年产值10亿余元。”河包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河包粉条已形成全产业链发展,在产业上游端,全镇种植了万亩高淀粉红薯作为产品的生产原料,在产业下游端,开发了辣椒调料、豆筋、豆瓣等配料配菜,未来将实现“百年粉条,百亿产值”的目标。

河包粉条是荣昌区打造“舌尖”富民产业的一个缩影。在巡游拜年活动上,一些镇街也“晒”出自己的“美食单”。

“猪竹鱼茶酒,双河全都有!”双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双河街道推动猪、竹、鱼、茶、酒等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就业增收,例如建立“村企联建”荣昌猪合作养殖模式,去年带动散户养殖荣昌猪2000余头,增收420万元,又如创新构建“三融三共”麻竹生产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就业2000余人,创造劳务收入1800万元。

观胜镇则是聚焦肉兔产业链建设,建成西南种兔繁育中心、肉兔加工厂、肉兔规模养殖场。数据显示,早在2023年,观胜镇已培育投产肉兔规模养殖场15个,肉兔年出栏量突破135万只,位居西南地区镇级肉兔出栏量第一,年产值近8000万元。

文 “亮”出“非遗三宝”

今年是首个“非遗年”,新春巡游拜年活动自然少不了非遗元素。

“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公吆喝悍声远,窑火烧亮半边天......”活动上,安富街道展演队向游客介绍,荣昌制陶业兴起于汉代,兴盛于唐宋,距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在安富街道安陶小镇,“90后”夫妻管永双和李云杉建立了一座“西山雨”陶艺工作室。二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用专业知识和年轻人的审美进行陶艺创新。

虽然年纪不大,但管永双已是小有名气的区级非遗传承人,“通过不断试验总结,我们已开发出银杏灰釉、芭蕉灰釉、荷叶灰釉等一系列植物灰釉作品,很受市场欢迎。”他介绍。

在荣昌,像管永双这样的陶器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有近200人。随着当地出台多项扶持政策,荣昌陶瓷业逐渐从工艺陶、生活陶向高技术工业陶跃进。

荣昌安富街道作为“中国三大陶都”之一,有11家规上陶坛(酒坛)企业,产品主要为10公斤到1000公斤陶瓷酒坛、陶瓷酒瓶、玻璃酒瓶等,远销贵州茅台、泸州老窖、古蔺郎酒、古井贡酒等大型酒业集团,去年1月至10月规上工业产值达8.3亿元。

荣昌有着“陶器烧制技艺”“夏布织造技艺”“制扇技艺”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非遗三宝”。除荣昌陶外,展演队还向游客展示荣昌夏布、荣昌折扇等非遗产品。

近年来,荣昌区将传统夏布制造业拓展为服装订单加工、代加工、自主品牌打造等全流程服装纺织产业,产品涵盖西服、鞋袜、背包等上千个品种;同时,整合夏布、陶瓷、传统书画等文化元素,推出了适应现代家居、旅游、收藏等领域的工艺品折扇,年产折扇80多万把。

旅 打造全域“沉浸式”旅游

“国家4A景区安陶小镇欢迎您!”“万灵古镇欢迎您!”“中国夏布之乡,盘龙镇欢迎您!”......

活动上,一些镇街向游客发出了邀请。

荣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荣昌持续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吸引游客从景区观光式旅游,到文化体验式旅游,再到全域沉浸式旅游的转变,推动荣昌从网红走向长红。

去年,荣昌安陶小镇被评为国家级4A级景区,在这里,游客可以“玩泥巴”,体验陶艺制作;同样作为国家级4A级景区的万灵古镇,定期会开展杀年猪、放河灯等民俗活动;在“中国夏布之乡”盘龙镇,游客可以“穿越”回古代纺织夏布......

除此之外,每年荣昌还会定期开展各类活动。

2021年,市政府批准荣昌为重庆市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成为重庆第四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荣昌每年会举办历史文化活动周,开展迎春烟花晚会、端午龙舟赛、七夕河灯节、年猪文化节等民俗活动,同时创新推出“窑王祭祀”“汉服游园”等沉浸式旅游,吸引上千万游客。仅在去年国庆期间,荣昌外来游客就有180万人,形成了“百万人游荣昌”的繁荣景象。

从事工艺陶瓷制品生产的,在安陶小镇开了两家店的粱红萍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游客以为荣昌陶只做泡菜坛子,这几年荣昌举办了很多文旅活动,荣昌陶跟着‘火’了一把,我们的生意也水涨船高。”

数据显示,去年荣昌接待游客超1800万人次,游客总消费达100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