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耘、共享购、共享融 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三共享”服务 为“三夏”生产注入智慧动能
热浪翻滚,山城持续开启“高温模式”。此时,水稻、玉米即将收获,果园也进入管护关键期,巴渝大地“三夏”生产大忙。
近日,在长寿、石柱、永川、忠县等区县的广袤田野间,不时可见重庆智慧农服集团农服队员的身影。
农业社会化服务、农资保供、办理金融业务,他们依托重庆智慧农服集团创新的“共享耘”“共享购”“共享融”服务模式,在烈日下护航“三夏”生产的关键节点,守护丰收的希望。
“共享耘”
科技赋能田管
7月的烈日下,潼南区上和镇三岭村、群力镇小龙村等地,500亩“共享耘”玉米示范基地里,绿意盎然。
基地旁,农服队员们操作着无人机,在玉米地上空精准开展飞防作业。热风拂过,精选的“明科玉8号”玉米株高已达2.8米,根系发达,长势喜人,正静待8月上旬的收获。
镜头切换至忠县野鹤镇、永川区仙龙镇、璧山健龙镇、渝北大湾镇的水稻田。
此时正值稻飞虱等水稻病虫害高发期。顶着酷暑,只见无人机队伍穿梭于不同地块,为绿油油的稻田实施统防统治:药雾精准喷洒,有效防控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用现代化手段助力“虫口夺粮”。
在渝北统景镇江口村的数智果园和木耳镇“共享耘”柑橘基地,农技人员巡园的身影也未曾停歇,检查树势、飞防打药、修枝整形、果子套袋、搭棚防晒……每一项精细农事操作,都在为保障今秋果品品质和丰产打下基础。
据介绍,今年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以稻油轮作为抓手,大力推行“共享耘”服务模式,将服务精准落地到“生产端”。通过建立“农服区县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收益按比例共享(农服区县公司占65%,村集体经济组织占5%,农户占30%)。
目前,该模式已在铜梁、垫江、长寿、石柱、璧山、开州等区县建立起12个示范基地,总面积达1.27万亩,为“三夏”田管提供了重要支撑。
“共享购”
集采直供确保备耕
近日,在长寿、涪陵等地,重庆智慧农服区县公司举办的田间观摩会、试验示范田现场人头攒动。农户们顶着烈日,仔细察看作物长势,了解重庆智慧农服集团提供的化肥、种子等农资品质。
与此同时,开州、涪陵、潼南、合川等地的农资订货会、产品观摩会也如火如荼地进行。
依托重庆智慧农服集团强大的总部“集采分销平台”,共吸引乡镇零售网点客户、种植大户等200余人踊跃参与,现场订货量近2000吨。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通过供销社网络直达田间地头,为即将到来的秋播冬种,乃至来年的丰产丰收,提前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以“集采分销平台+农服区县公司+农户大户用户”为抓手,创新推出“共享购”服务模式,重点发力“供销端”。
截至目前,农资供应总额已达2.17亿元,其中种子483.3万元、农药762.4万元。同时,积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销售柑橘、蔬菜、调味品等农产品,销售额达362万元。
“共享融”
金融活水破解资金难题
“太好了!供销社牵线的这笔农资贷款批下来了,今年收成有保障了!”近日,万州互邦达公司负责人张川接到工商银行的放款通知,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
这笔及时雨般的贷款,正是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今年全新推出的“共享融”服务模式落地的首笔成果。
聚焦“三夏”及农业生产关键期农户、合作商购买化肥农药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痛点,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以“农服区县公司+银行+农户大户用户”为纽带,着力推行“共享融”服务模式,精准落地“三位一体”改革中的“信用端”。
截至目前,“共享融”服务模式已累计完成信贷450万元,执行利率2.8%,远低于同期LPR,初步实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智慧农服、信用社等产业链金融服务。
“接下来将持续扩大三个共享的规模,助力全市‘三位一体’改革落地见效。”重庆智慧农服集团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稻油、稻菜轮作为切口,在铜梁、垫江、长寿、石柱、璧山、开州等区县开展2万亩“共享耘”,实现区县公司、村集体、农户“三方共耕”,紧密利益联结;持续推进“共享购”规模,扩大总部“集采分销平台”数量,为农户供应质优价廉的化肥、农药、种子5亿元以上,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突破2万吨以上;与邮储银行、工商银行、重庆银行等银行合作,扩大“共享融”规模,围绕大田种植、果树产业和农资、农机贷,落地信用资金1000万元以上。(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栗园园)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