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文化振兴

巫山:红椿乡“清凉”资源带火避暑经济发展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7-29
字体: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李燊)盛夏暑气来袭,在重庆市巫山县红椿土家族乡的一处民宿内,游客却在悠闲自得地喝茶聊天,打扑克娱乐。“红椿气候比较凉爽,吸引了不少巫山县城,甚至湖北方向的客人来避暑,我们民宿的生意比较好。”民俗经营者高兴地说。

红椿乡坐落于巫山县西南部,位于巫山山脉南段,平均海拔1430米左右,是一个有着浓郁土家风情的高山乡。近年来,当地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形成了以场镇为中心,以瓦店森吧、大坪公社、放马场、野山谷为热点的休闲场所,成为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近年来,红椿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形成‘农旅融合体验’和‘集群系统发展’的蔬菜产业发展新模式。”巫山县红椿土家族乡党委书记谭洪平说。

红椿乡属于典型的高山气候,其特点是立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全年雨量较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作物种植,农业一直是红椿乡的强势产业。

红椿乡积极发挥村集体经济引领作用,集中抓牢产业发展。当地通过“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统一集中育苗,统一技术培训,引导群众集中规范种植,并集中对外联系,发展订单农业。

在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下,红椿乡高炉村种植辣椒800余亩,带动全乡种植辣椒4000余亩,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产出的“高山生态辣椒”“高山生态包菜”等优质绿色蔬菜产品,远销湖南、湖北、广东等地。

此外,红椿乡以“凉资源”带动“热经济”,延伸发展蔬菜采摘等农旅融合体验项目,在14个育苗大棚完成育苗工作后,又种下番茄、黄瓜等便于群众采摘和直接食用的蔬菜,为到红椿避暑休闲的旅客提供休闲采摘体验,实现农旅产业发展的双向促进。

作为全市14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在避暑康养产业发展上,红椿土家族乡不仅依托高山独特的气候优势,还进一步深度挖掘本地民族文化元素,持续推动农旅融合,为往来游客提供不同的居住体验。

红椿通过举办民俗文化体验周等活动,让游客在品尝土家腊肉,跳土家摆手舞,唱土家山歌等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热情好客的土家文化、土家风情。同时,以“康养+旅游”模式,深度融合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推出特色康养套餐,结合中医药膳食疗,提升游客健康体验。

多元化旅游产品,不仅为红椿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收益,也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红椿乡目前发展农家乐、民宿50余家,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夏季客房预订率达90%。2024年,全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0万元。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