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文化振兴

--

奉节:草堂镇“连心夜会” 巧解果农 “争水结”

--

日期:2025-08-1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夏日的晚风拂过奉节县草堂镇欧营村的脐橙园,叶片舒展的绿意中,果农们正忙着给果树浇水。谁能想到,几天前这里还因“争水”剑拔弩张——持续高温干旱让果园面临绝收风险,上游果农私架水泵抢水,下游农户心急如焚,一场群体性纠纷一触即发。

转机,始于一场场接地气的“连心夜会”。

欧营村8组的脐橙园,是30户果农的“命根子”。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少雨让果树叶片卷曲、枯枝频现,灌溉用水成了“救命水”。可2019年修建的提灌工程因管护缺位水量锐减,4户果农为保自家果园私架水泵,下游农户的水管彻底成了“摆设”。

“再抢下去,果子全完了!”县人大代表刘修权在村里开展“双百助推”活动时,被一群红着眼圈的果农围住。果农老王攥着他的胳膊,草帽摔在地上:“上游管子密密麻麻,我们一滴水都抽不上,这日子没法过了!”现场争吵声、指责声此起彼伏,有人甚至扬言要砸设备,矛盾一触即发。

“不能让乡亲们的‘钱袋子’打水漂!”刘修权当即决定,用“连心夜会”打开僵局。当晚,他请来了6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6名善于沟通的教师和2位经验丰富的老村主任,自掏腰包买了矿泉水和瓜子,把大伙请到晒谷场。

“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抱成团!”老村主任李伯高敲着茶杯开了腔,“都是靠果园吃饭,争水只会两败俱伤。”老党员蔡仁兴接过话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哪有解不开的结?得一起想办法把水的问题解决了!”

昏黄的路灯下,蝉鸣伴着讨论声。连续4个夜晚,县、镇人大代表逐户听诉求、梳焦点,引导大家从“各顾各”转向“共进退”。你一言我一语中,“集体管水、有偿使用”的方案逐渐清晰。

“推选专职管水员,用水1.8元一方,费用专款管护,集体买新水泵由合作社调度!”当《欧营村8组集体用水管护协议》拟出时,30户果农一致点头。吴康成、王洪国被推选为管水员,大伙当场签字画押,曾经剑拔弩张的气氛,变成了握手言和的欢笑。

连日来,果农们忙着清淤水池、维护管道,骄阳下汗水湿透衣衫,脸上却笑意盈盈。“没想到‘连心夜会’真能成事!”看着水流进干涸的果园,老王笑得合不拢嘴。如今,卷曲的叶片渐渐舒展,果园重焕生机。

“这哪是调解会?是给民心‘浇水’哩!”刘修权望着郁郁葱葱的果树,感慨不已。

从“争水结”到“同心结”,欧营村的转变,正是草堂镇人大践行“有事好商量”基层治理理念的生动注脚。如今,“连心夜会”的经验正在周边镇村推广,用真心换民心,以实干聚合力,让基层治理的智慧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人民网 任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