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陵:“红酒小镇”入选全国“万企兴万村”优秀案例 农文旅融合绘就振兴画卷
--
--
涪陵:“红酒小镇”入选全国“万企兴万村”优秀案例 农文旅融合绘就振兴画卷
--
长江之畔,蔺市古镇旁,一座以红酒文化为特色的“童话小镇”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在近日于北京召开的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上,“重庆涪陵区蔺市街道红酒小镇旅游度假区项目”入选首批100个优秀案例,成为重庆市3个上榜项目之一,展现出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三产融合:从荒坡到“网红”的蝶变之路
走进美心红酒小镇,长达10公里的索道如“空中纽带”串联起青山绿水,将游客从古镇核心区送往山间的葡萄庄园、田园民宿和生态农场。谁能想到,这片年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的文旅胜地,曾是一片荒坡。2008年起,美心集团依托长江沿线生态资源,以“农业+文旅+生态”为引擎,开启了长达17年的“兴村”实践。
在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成行的葡萄架下,散养的“美心溜达鸡”踱步觅食——这种“葡萄园+家禽”复合种养模式,让土地利用率提升30%,每亩年收益超8000元。从葡萄种植到葡萄酒酿造,从研学体验到酒文化主题民宿,一条“种植-生产-文旅”全产业链在此形成,不仅建成西南首个规模化酿酒葡萄基地,更带动周边5个村落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渔业,实现“一地多用、一产多收”。
共建共享:村民从“旁观者”变“合伙人”
在小镇的“乡村振兴农特产集市”,村民李大姐的摊位上摆满了自酿的葡萄酒和手工辣椒酱,“小镇免费提供摊位,去年光卖特产就挣了4万多元。”这样的场景,正是美心“政府+公司+项目+村民入股”模式的缩影。通过改造闲置厂房为就业帮扶车间,小镇设立上百个岗位,年均带动村民增收超5万元,脱贫户和残疾人家庭优先上岗,实现“家门口就业”。
更具创新性的是“美心溜达鸡”产业项目:公司提供鸡苗、技术和销售渠道,村民以土地或资金入股,每年享受不低于10%的收益分红。目前该项目已辐射周边300余农户,户均年增收2.3万元。“我们不仅是打工者,更是产业的‘合伙人’。”返乡创业的青年王涛,在小镇开起了民宿,“去年营业额突破50万元,比在城里打工强多了。”
生态赋能:守护长江岸线的“绿色答卷”
作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参与者,美心红酒小镇始终将生态保护融入发展血脉。在索道建设中,采用“最小干预”原则,绕开珍稀植物生长区;在葡萄种植中,禁用化学农药,推广有机肥料,使周边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8%。这种“生态优先”的理念,不仅守护了长江岸线的绿水青山,更让“生态红利”反哺产业——小镇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成为重庆文旅新地标。
“乡村振兴不是‘独角戏’,而是多方共赢的‘大合唱’。”美心红酒小镇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模式,引进全球优质农旅项目,打造青年创业孵化基地,让更多村民成为产业链的“主角”。
如今的蔺市街道,漫山葡萄架硕果累累,索道上游客络绎不绝,民宿里炊烟袅袅——这个曾经的偏远村落,正以“万企兴万村”的生动实践,书写着“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邓俐 邓佳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