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产业振兴

非遗×科技!巫溪老鹰茶的千年“破圈”之路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4-28
字体:

第1眼TV-华龙网讯(冉长军)当非遗技艺遇上智能科技,千年老鹰茶正上演一场惊艳的"破圈"大戏。4月25日,由巫溪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渝创渝新·溪茶溪韵"巫溪老鹰茶全产业链创新成果发布会暨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渝中区举行,这场传统与未来的对话,让深山古茶焕发出令人惊叹的现代魅力。

千年茶韵的"数字新生"

发布会现场,仿佛穿越时空长廊。

一边是身着传统服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展示着古法制茶技艺,铁锅炒青、手工揉捻,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千年智慧;另一边,AI智能泡茶机“唰”地一声,3秒就奉上一杯香醇的老鹰茶。这种奇妙的时空对话,正是巫溪老鹰茶最好的名片。

巫溪老鹰茶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上古时期,一只受伤的老鹰啄食了这种树叶后奇迹痊愈,神农氏发现后将其命名为“老鹰树”。

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为老鹰茶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历史的车轮来到唐代,巫溪因盐业兴盛,往来盐夫发现这种茶叶隔夜不馊、久存不变味,便随身携带作为解渴饮品,“盐背子茶”的名号由此传开。到了明清时期,老鹰茶因其独特的解暑、护肝功效被列为贡茶,在民间更被尊称为“药王茶”。

如今,这缕千年茶香正在书写新篇章。巫溪县现有老鹰茶在地面积14.86万亩,其中野生茶树分布面积达8万亩,年产量780吨,产值突破2.12亿元。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保存着10棵一级古树和5000多棵百年以上古茶树,堪称“茶树博物馆”。

“我们把老鹰茶列为‘一县一品’战略爆品,就是要让这个千年瑰宝焕发新生。”巫溪县委常委马丙合在发布会上介绍,县里专门成立了产业发展指挥部,出台《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构建起从古树保护到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体系。

科技实验室里的“茶叶革命”

在研发展示区,一款厚度仅4毫米的“小金片”引来众人围观。这是金蒲莲公司研发的创新产品,采用“微压凝香”技术,将传统散茶压制成超薄茶片,茶香释放效率提升了整整5倍。“就像给茶叶装上了‘加速器’。”研发人员幽默地比喻道。

不远处的AI“智泡大师”体验区排起长队。这台由杭州聚倍集团和巫溪盛景公司联合研发的智能胶囊机,搭载智能识别、高压萃取等六大核心技术,实现“3秒出茶、品质如一”的神奇效果。“比泡咖啡还方便!”一位体验者惊叹道。

除此之外,巫溪县通过与西南大学、中国林科院等机构合作,建成了西南首个老鹰茶种质资源基因库,储备优质种质资源300余份。“我们筛选出抗逆性强、黄酮含量超15%的优质品种,就像给老鹰茶办了张‘身份证’。”产品研发相关负责人形象地解释道。

更令人惊喜的是老鹰茶的“跨界之旅”。在美妆区,植物抗衰面霜、控油去屑洗发水等产品琳琅满目;在健康食品区,老鹰茶冰棍、解酒胶囊等创新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通过技术,我们茶叶利用率从不足10%提升至80%,真正实现了‘吃干榨净’。”相关项目负责人自豪地说。目前,已成功开发11大类衍生产品,推动老鹰茶从“田间”走向“妆台”“药箱”和“餐桌”。

产业生态圈的“黄金拼图”

招商引资会上,巫溪县端出了一桌丰盛的“产业大餐”——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的茶产业园、1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完善的配套政策......

这些“真金白银”的诚意,让在场客商频频点头。

“我们重点推出六大合作方向。”巫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丙合如数家珍,想种茶的可以参与万亩生态茶园建设,想做深加工的有智能化生产线项目,看好大健康的可以投资解酒产品,喜欢文旅的还能开发茶主题民宿……

其中,每个项目都配有详细的市场分析和效益预测,让投资者看得明白、算得清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巫溪老鹰茶这艘“千年古船”正扬起科技与创新的风帆。从解渴的“盐背子茶”到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从深山古树到国际舞台,这场华丽的蜕变不仅让千年茶文化重焕生机,更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正如一位与会专家所言:“巫溪老鹰茶的故事告诉我们,传统与创新从来不是对立面,而是最好的搭档。”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