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口县修齐镇茶丰村和花坪村的淫羊藿基地一片繁忙。基地负责人刘胜举穿梭在田间,仔细查看叶片成色:“这一定要趁这几天的好天气抢收完,雨水一来会严重影响药材品质。”他一边示范采收标准,一边向工人们强调:“采收时要留三寸梗,这样明年还能发新芽”。
近年来,修齐镇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模式,大力发展淫羊藿等中药材产业,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群众增收的“金山银山”。
“一天120元,这个采收期能干小半个月,抵得上过去种地小半年的收入。”正在采收的张大姐手法娴熟地将合格叶片放入筐中,笑着说:“以前外出打工顾不上家,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
负责人刘胜举介绍,淫羊藿从种植、管护、除草到采收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忙时节可以带动附近60名村民就业增收。这份收入对当地群众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包”。
淫羊藿又名仙灵脾,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等功效,是临床常用中药。修齐镇种植的高含量箭叶淫羊藿,其成分指标含量可达药典标准的10倍以上,是目前国内淫羊藿成分含量最高的品种。
“修齐镇的淫羊藿产业是城口县‘储备林+’林下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全镇淫羊藿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我们正探索‘一地生四金’模式,让群众通过林地入股、劳务增收、效益分红等多渠道增收,把绿叶子变成村民握在手里的‘红票子’。”修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城橏)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