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山:新春走基层 · 陈夕才:让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









因地处大山深处,常年被云雾笼罩,在秀山县南部,一个小村庄因此得名“云隘村”,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达到13%。2015年,秀山县税务干部陈夕才,来到村里担任驻村第一书记。10年时间,云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新春走基层》,一起去云隘村看看。
从秀山城区出发到云隘村有40分钟的车程,沿途随处可见长势喜人的金银花树。我们见到陈夕才时,他正在和村民商讨来年的金银花管护问题。
秀山县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云隘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夕才说:“春管一是要施肥,还有就是防治病虫害。”
云隘村是梅江河的发源地和重庆市级自然保护区,当地一直有种植金银花的传统。但此前,村里交通不便,村民们卖金银花需要走几个小时山路,再加上种植技术差、市场价格低迷等问题,大家渐渐对这一产业失去了信心。
陈夕才告诉记者:“我就听说有一个故事,一个老百姓从山上挑到山下来,没有卖掉,所以当时他做了一个决定,干脆这个花就不要了,就倒到了梅江河里。”
为此,陈夕才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金银花产业发展起来。在他和扶贫干部们的努力下,2018年,村里建起了专业化合作社和加工厂,交通等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渐渐地,云隘村的金银花产业有了起色,到现在,已经成为有名的金银花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3200亩,金银花成了“致富花”。
秀山县云隘村村民甘江勇说:“现在我种了200亩,光是金银花产值每年大概在30万的样子。”
从山上下来,陈夕才又马不停蹄去往另一户村民家中。春节期间,在外务工的村民都返回村里,趁着这个时候,他和同事们要抓紧时间去把最新的医保和创业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告知他们。
陈夕才提醒说:“医保年年交起,有时候你要在家里做点小生意,也可以了解下税收政策。”
没走两户,陈夕才就接到另外一名村民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去吃刨猪汤。云隘村村民大多数是少数民族,热情好客,每家每户杀年猪,都会邀请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一起聚聚。
云隘村的土猪品质好,十里八乡远近闻名,家家户户都养。谁家有猪要卖,陈夕才都会提前帮忙联系好买家。
市民石先生告诉记者:“过年了,和朋友一起上来,就找到这些老乡买点土猪肉,回去过年。”
秀山县云隘村村民田洪波说:“以前不好卖,交通不便。现在路修好了,陈书记又帮忙找客源,哪样货都不愁卖了,一年养猪有1万多收入。”
靠着以金银花为主导,土猪等为辅的产业体系,昔日的贫困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我市的美丽宜居村、绿色示范村,村民年均收入超过1.5万元。通常情况下,驻村书记每几年就会轮换一次,但在相处过程中,村民与陈夕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舍不得他走,就这样,陈夕才在村里一呆就是10年。
陈夕才表示:“也许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许是组织的信任,让我坚定信心在这个地方继续干下去。我希望2025年一起努力把我们的产业进一步巩固好,让我们的村民的生活,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