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潼南:“90”后村支书欧敏:支部建在产业上“后进村”变了样
--









“气温逐渐开始回升,每位支部委员抓紧组织村民开展春耕备耕。”
“春节前,村里讨论决定今年要发展一批新产业,大家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带队出去考察。”
2月5日上午11点过,在支部会上,潼南区宝龙镇严寨村党支部书记欧敏向村干部挨个布置工作。会后,她在工作日志上写下了一行文字:2月6日下午,带领种植大户、村民代表到江津考察新品种玉米的种植效益;2月7日上午,带领大家到綦江学习安稳山羊的养殖技术……
春节开工后,欧敏和村干部把工作重心都放在发展产业上。“希望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把产业做大做强,让村民收入更上一层楼。”欧敏说。
几年前,严寨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并不高,严寨村是市级贫困村,村里党员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保守,有的不愿发展,有的人不敢发展,久而久之群众意见多,矛盾大,是典型的“后进村”。
变化从何而来?
放弃城里工作回村当干部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先看‘领头羊’。”2018年10月,宝龙镇党委决定调整严寨村党支部,将农村本土人才、大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之中,33岁的欧敏进入了组织视野。
在接手宝龙镇严寨村党支部书记前,欧敏一直在城区上班。每次回乡探望父母,亲眼所见乡亲们常年辛苦劳作,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
党组织考察后,当年欧敏便作为本土优秀人才,被宝龙镇引回老家严寨村工作,后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不到一个月,欧敏就跑遍村里所有的农户,掌握了他们的家庭情况。
为获得村民的信任,欧敏和村干部商议制定了“12小时·24小时”工作制度——除重特大事件外,村民反映的问题在12小时内给出回复,24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
年过八旬的八组村民唐素清,老伴去世多年,女儿远嫁他乡,与有智力障碍的儿子相依为命,生活过得拮据,住房也年久失修成了危房。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欧敏按程序将其纳入危房改造范围,随后通过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为唐素清盖起了两间新房。
贴心的关怀、细致的工作,让欧敏很快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发展集体经济带农增收
此后,一个新问题摆在了欧敏面前:如何让村里的传统农业产业焕发新活力?
严寨村有种柚子和核桃的传统,但因缺乏管理技术,一直没有好收成、卖不起好价钱。为此,欧敏对症下药买来专业书籍,把村里50余户种植大户组织起来,开办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堂,采取农户点课的方式,邀请区农业农村委特色经济站专家前来授课。
为带领更多群众致富,她还把九组的150亩田土集中起来,以农户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了重庆市涅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重庆市农科院的土质分析结果,公司确定发展加工型榨菜和加工型辣椒。
同时,在她的牵头组织下,村里注册了“严妹子”电商品牌,欧敏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和电商平台帮助村民销售鸡蛋、鸭蛋、腊肉、柑橘等优质土特产。
截至目前,严寨村形成了“集体+农户”“订单+农户”“电商+农户”模式,发展起辣椒、柑橘等特色产业2600亩,村集体收入突破180万元,带动村民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因为带动效果明显,严寨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欧敏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借助电商把农产品卖得更远
“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接续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欧敏说,前期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村里的产业在市场上仍然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所以,今年严寨村的头等大事就是进一步把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精。
与其他村干部商量后,欧敏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持续做大产业规模,将辣椒种植扩大到500亩、南瓜扩大到1000亩、榨菜扩大到1500亩,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另一方面打响电商平台的“名头”,让严寨村的优质农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更大的市场,让村民的日子更上一层楼。
“村里也会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建设项目,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力争年内硬化5公里村道路,打造10公里人行便道,进一步增强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欧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