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组织振兴

开在田埂上的“乡村振兴公开课” 市委党校这个班走进七塘探寻乡村振兴密码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4-01
字体:

第1眼TV-华龙网(通讯员 冉小利)“哔——”随着大巴车驶入最后一弯乡村道路,满目金黄的油菜花海突然铺展在眼前,车内的快门声和惊叹声此起彼伏。3月29日下午,市委党校2024级公共管理一班的80余名师生走进璧山区七塘镇喜观村,以一场主题鲜明的调研活动,探寻乡村振兴的“七塘样本”,感受艺术赋能乡村的鲜活案例。

在七塘镇喜观村振兴驿站,同学们调研了农产品走上电商平台的故事,更对喜观村的乡村振兴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

“这里不仅是赏花胜地,更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试验田。”璧山区七塘镇喜观村综合服务专干蒋敏指着大厅的文化墙说,这片田园依托“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将农业种植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打造了迷宫体验、亲子研学等新业态。

当前正值油菜花盛开时节,七塘镇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以“醉美乡村绿色七塘”为名片,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每逢周末,前来这里休闲度假的人络绎不绝。蒋敏说,要是天气好,基本进村的道路边都会划出一半用于停车。

沿着乡间小道,同学们来到莲花穴艺术院落。白墙黛瓦间,艺术装置与乡村建筑融为一体。四川美术学院的师生团队以“艺术活化乡村”为理念,将闲置农房改造成美术馆、咖啡馆、非遗工坊,村民的柴火垛变身艺术装置,猪圈、牛圈改造成创意茶馆和餐厅。

油菜花田不仅是赏花打卡地,更是村民的“绿色银行”。

在喜观村的七彩田园核心赏花周围,当地政府还贴心的规划了诸多游动摊贩,用于售卖当地的农特产品,让长在地里的庄稼有机会走上城里的餐桌。

来到江家坪七彩田园,金黄花海中蜿蜒的木质栈道通向迷宫深处,远处缙云山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两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春日田园的绝美画卷。

同学们尽情徜徉在这片花海里,感受来自大自然最亲切的“呼唤”。

调研与考察结束后,幺滩院子的团建活动热闹开场。

旱地龙舟、挑箩筐接力、抢收抢种、品橙比赛等趣味游戏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合作。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参与,展现了团队协作的精神风貌。

“这些游戏不仅有趣,还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加深了感情。”一位参与游戏的同学说,通过团建活动,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位长期在文旅系统工作的同学表示,七塘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是单一的产业振兴,而是生产、生活、生态的全面融合。

随着夜幕降临,大巴缓缓驶离七塘,但不少同学都为七塘镇写下祝福:“让艺术下乡,让乡愁回家,让七彩之塘成为都市人的诗和远方。”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