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 组织振兴

巴南区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老旧小区治理新路径—— 老旧小区更新 “巴适小院”“上线”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10-21
字体:

“‘巴适小院’,真的好巴适!”10月14日早上,巴南区鱼洞街道新民街社区新民小院,居民牟良芳婆婆正拉着老邻居参观改造后的新楼栋,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你看,现在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有问题大家还开会商量着办,生活安逸多了!”

自从去年9月楼栋改造更新后,牟婆婆几乎遇人就要夸上自家“巴适小院”几句。

可“巴适小院”本是巴南区在推动和美乡村建设中打造的院落,如今怎么来到城市里了?

这要从巴南区城市更新改造的探索说起。

乡村“巴适小院”“进城”了

在基层治理中,老旧楼栋环境脏乱,无人管、无钱管、无法管,是共性难题。

以新民街社区的6栋单体老旧居民楼为例,房子建于上世纪,常住居民102户。由于长期缺乏物业管理,环境杂乱、设施老旧、公共事务“无人牵头、难以推进”等问题一度让楼栋居民怨声载道。

巴南区城市管理局局长周斌说,巴南区幅员面积大,老旧小区多,是超大城市治理中的关键一环。但基层治理问题千头万绪,又没有物业单位,要管好老旧小区并非易事。

怎么破题?去年,巴南将突破口瞄准了在乡村治理中创建“巴适小院”的经验。

2023年,巴南在全区启动了“巴适小院”创建工作,紧扣环境舒适、治理舒畅、文化舒心,以院落、院坝、院湾为中心开展“微治理”,打通治理“神经末梢”,串珠成链、连线成片,积极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通过深化党建统领院落微治理,将党支部(党小组)设在院落,有效嵌入政策宣讲、民意收集、议事协商等自治活动,在乡村成功创建了488个干净整洁、民风和谐的“巴适小院”。

如果将一个个城市小区楼栋看做一个“院落”,由党建引领居民参与自治,是否同样可行?

去年,巴南区城市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委按照“环境舒适、治理舒畅、文化舒心”的标准,在鱼洞街道启动探索城市版的“巴适小院”。

就这样,去年9月,新民街的老旧楼栋通过改造迎来“大变身”——环境干净整洁了,曾经杂乱的空地如今经过打造,已成为居民休闲健身娱乐、商谈议事的“公共客厅”,院子多了许多欢声笑语。

“四方联动”赋能小院焕新

变化具体怎么发生的?

“与农村的熟人社会不同,城市是陌生人社会,所以城市里‘巴适小院’的打造也是有区别的。” 新民街社区党委书记徐燕介绍,除了简单的物理空间的围合,“巴适小院”更注重治理资源的系统整合,因此还探索出“四方联管”机制。

其中,以区城市管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委、区公安分局、鱼洞街道为代表的政府力量,在四方联管中发挥着“主心骨”作用——既为小院发展明确方向、争取改造资金,也为文化氛围营造、小院自治规则办法制订出谋划策。

目前,新民小院已完成地面硬化美化约3000平方米,新增绿化30多平方米、栏杆护栏100余米,新建了“鱼摆摆”议事亭,添置了公共桌椅、乒乓台等公用设施。

在日常管理维护中,则由“城市大管家”与物业公司提供专业的清扫保洁、智能门禁等服务,维持小院的良好运转。

在文化娱乐方面,由社区联动民营经济协会、书画协会等社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整个小院的氛围活络起来。

而在最灵敏的“神经末梢”,则要发动群众。通过“鱼摆摆”议事亭的建设,楼栋事务摊开来大家说,在楼栋长与党员志愿者带领下,邻里和事佬、“老小帮帮团”等群体自发形成,真正做到“小事不出院、响应在身边”。

小院越来越像居民喜欢的样子

“无事拉家常,有事大家好商量!”在新民小院“鱼摆摆”议事亭,小院党支部书记陈茂说,自从议事亭建成后,不但能够调解邻里矛盾纠纷,而且收集民意、汇聚民智,商议解决了好多小院大事和难事。

他说,为了化解矛盾纠纷、了解社情民意,让问题不出院,每个月社区党委就要牵头在议事亭召开一次小院联席会。

会上,政府部门、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群众4方共同参会,研究解决小院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会后,按照收集民意、解决问题、办结反馈、跟踪回访”的步骤,确保群众反映的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向‘鱼摆摆’议事亭反映问题真管用!”居民徐英欣喜地说,今年春节,她曾向小院书记反映希望增加绿化,如今小院里已修建30多平方米的花坛和花台,种上了桂花、三角梅等绿植,还配套了民族团结景观小品、生活垃圾分类亭等设施, “现在一回家,就像走进了精致的口袋公园,巴适得很哟!”

“体贴百姓温心袄,秀丽小苑好管家。”居民范率仲更是作诗“点赞”。他说,作为退休老教师,原本退休生活很枯燥。如今,每月开展的议事活动、志愿服务和“院坝电影”、书画讲座、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邻里之间越来越像一家人。

周斌介绍,如今城市版的“巴适小院”正在新民街社区开展城市治理方面的融合探索。今年年底前,巴南将实施完成21个老旧小区,共计69万平方米的楼本体改造,同时强化配套设施改造和环境品质提升,促进老旧小区加速“蝶变”,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