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万州,春光正好,茶香悠悠。日前,2025年万州区“三峡天丛”茶叶公共品牌推介暨万达开·渝东北片区茶叶行业职工技能邀请赛,在万州会展广场盛大启幕,以茶为媒,奏响一曲产业与文化交融的春日乐章。此次活动由万州区茶叶协会主办,万州区经济作物发展中心协办,吸引了重庆市万州、开州、云阳、城口、奉节、巫山、巫溪等渝东北片区及四川省达州市的行业领导、专家、企业代表纷至沓来,共赴这场茶香之约,探寻茶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机遇。
茶香流转 共赏品牌风华
活动开场前,现场早已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循环播放的万州城市宣传片,将万州的山水风光与人文底蕴一一展现,与展区内琳琅满目的茶叶展品相互映衬,引人入胜。
当《涌湖茶恋》的旋律缓缓流淌,灵动的舞姿如春日茶园中穿梭的茶农,将茶园的盎然生机搬至舞台,为活动铺陈出诗意的序章,也让现场观众对接下来的精彩内容充满期待。
大屏幕上,万州区茶叶宣传片如同展开一幅徐徐铺展的山水画卷:云雾缭绕的茶山之间,采茶人指尖灵动,熟练地采摘着鲜嫩的茶芽;传统的制茶工坊里,老师傅们遵循着古法,在热气腾腾中展现着炒茶的匠心。这一切,将“三峡天丛”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让大家对这片承载着千年茶文化与地域特色的茶叶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在热烈的掌声中,来自川渝各地的推介人依次登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徐泽立足产业视角,从种植规模、品质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对万州区“三峡天丛”茶叶品牌进行了专题推介。达州的富硒茶香穿越千年时光,讲述着大巴山腹地的独特韵味;开州的贡茶底蕴深厚,诉说着近3000年前的荣耀与传承;云阳的非遗匠心,将自然的馈赠融入每一片茶叶,传递着千年茶香的坚守与创新。他们的讲述,共同勾勒出三峡库区茶产业的斑斓图谱,展现了各地茶产业的独特魅力与蓬勃发展的态势。
市农业农村委经作处处长詹灏表示,重庆作为世界茶树起源地和茶文化发祥地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其纳入“3+6+X”农业产业集群一体化打造。截至2024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110.6万亩,干毛茶产量5.4万吨、产值56.4亿元,茶产业已成为重庆市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万州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将茶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三峡天丛”公共品牌走向全国,在全市率先打造欧标茶园,成为重庆市提高夏秋茶利用率、扩大茶叶出口的典型代表,为渝东北片区乃至全市茶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携手同行 共筑产业新篇
当茶香与掌声交织,活动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万达开·渝东北片区茶叶行业职工技能邀请赛的获奖名单揭晓,来自川渝两地15支队伍45名参赛选手通过同台竞技,最终万州区新乡代表队摘得手工采茶一等奖、万州区长岭代表队摘得手工制茶一等奖。
“我们将继续深耕手工制茶技艺,让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也让‘三峡天丛’的茶香飘得更远。”获奖代表汪永梅手捧证书,眼中满是自豪与坚定。
紧接着,签约仪式的落笔声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号角。湖南省茶叶集团与万州区茶叶协会签订茶叶购销协议。万州、达州、开州、云阳四地代表签订万达开云茶叶品牌战略合作协议,四方携手,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在品牌打造、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发力,共绘区域协同发展的壮阔蓝图。
一次简单的合作签约,推动川渝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区域茶产业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有力的一步。
活动尾声,手工绿茶制作工艺展示区热气升腾,师傅们的双手在铁锅中快速翻飞,将鲜嫩的茶青逐渐化作杯中醇香。观众纷纷围拢上前,好奇地观察着每一个步骤,不时发出阵阵惊叹。一些观众还亲自上手,触摸温热的铁锅,体验指尖与茶叶的亲密对话,在茶香中感受传统工艺的温度与魅力。
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表示,这场以茶为纽带的盛会,不仅让“三峡天丛”品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也为川渝茶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在未来,随着各方合作的不断深入,茶产业必将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结出累累硕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茶香飘满川渝大地,飘向更远的地方。( 万州时报 应凤林 实习生 郭江美 付作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