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热点专题>乡村振兴>成果展示 > 成果影像

--

让巴渝“土特产”成为我市强村富民的“金名片”

--

日期:2025-09-19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9月1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周松就如何提升重庆“土特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回答记者提问。

农业品牌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通过这些年的持续培育,重庆已构建起以“巴味渝珍”“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节脐橙”等市级公用品牌为龙头,城口老腊肉、石柱黄连、巫溪老鹰茶等区县公用品牌为支撑,“汇达柠檬”“恒都牛肉”等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农业品牌体系,走出了“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闯出一方市场、富裕一方农民”的品牌赋能农业新路。

数据显示,目前我市有绿色食品企业1136家、产品2649个,有机农产品企业59家、产品11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56个,重庆名牌农产品599个。今年6月,我市启动了巴渝“土特产”名优百品评选活动,用3年的时间评选出100款巴渝名优“土特产”,今年评选40款,2026、2027年各评选30款。目前,评选活动已完成自荐初选、大众评选、专家评审等环节。入选的“土特产”将优先享有LOGO授权、媒体宣传、地标展示、消费券支持、文旅赋能、直播带货、金融支持等多重政策支持。

力争到2027年底,实现入选“土特产”年销售额提升10%以上,综合溢价率提升15%以上,推动“土特产”从“提篮小卖”向“品牌溢价”跨越,全面提升巴渝“土特产”竞争力、影响力、美誉度,让“土特产”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金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