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新闻

猪场“神器”帮助养殖户“少走弯路、多增收入” 未来猪场将是“无人化猪场”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4-16
字体:

▲2025年4月15日,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重庆市“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新闻发布会现场。 首席记者 龙帆 摄

▲2025年4月15日,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市农业农村委新闻发言人陈勇正在介绍相关情况。 首席记者 龙帆 摄

▲2025年4月15日,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资深首席,农业农村部“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主任熊本海回答记者问题。 首席记者 龙帆 摄

▲2025年4月15日,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荣昌区委副书记、区委组织部部长廖传锦回答记者问题。 首席记者 龙帆 摄

▲2025年4月15日,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作华回答记者问题。 首席记者 龙帆 摄

▲2025年4月15日,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市农业农村委总畜牧兽医师向品居回答记者问题。 首席记者 龙帆 摄

生猪养殖面临市场、疫情等多重风险,如何让养殖户“少走弯路、多增收入”?4月15日,在“重庆市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作华表示,我市创新打造的“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正在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在适应度方面,我市“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通过“数据驱动+智能赋能”深度融合,精准契合当前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需求,适应在规模化养殖、家庭农场等多场景推广,给猪场装上了“神器”。首先是“市场望远镜”,归集养殖、屠宰、交易等全链条数据,实现从生产计划到市场投放的智能决策闭环。如通过AI预测市场行情、金融服务平台的AI生猪点数和智能巡检功能,辅助金融机构高效开展贷前调查、贷中评估、贷后管理,帮助养殖户融资4700余万元,线上交易额突破2300亿元。其次是“环境遥控器”和“健康手环”,通过智能环控系统、精准饲喂和疫病监测技术,像家用空调一样保持猪舍舒适,实现环境参数毫秒级响应与生猪健康动态监测。如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猪的咳嗽、体温等健康状况,养殖户可结合AI模型提前预警疫病风险,显著降低死亡率。

在未来趋势方面,未来生猪产业将加速向“无人化猪场”迈进,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流程透明化管理,相当于配备了“机器人保姆”,有自动精准饲喂、机器人清洁,每块猪肉都有“电子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生产—加工—流通”信息,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平台化、发展绿色化。目前,重庆生猪产业大脑已初步构建了“猪易养”“猪易卖”等数字化平台,打通产销对接壁垒,助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重庆市“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通过“技术+政策”双轮驱动,还可为中小养殖户提供普惠服务,确保他们用得起、用得好。目前,“生猪产业大脑2.0”覆盖20多万户市场主体,提供智慧养殖、金融贷款等一站式服务,破解中小规模场“没钱养、风险高”等难题。同时,依托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构建了生猪领域大模型,为其他中西部地区养殖户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也有望引领中国生猪产业向数字化、可持续方向升级。(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罗芸 首席记者 龙帆)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