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归仓!重庆市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PK 农机手亮绝活
--









2025年重庆市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在开州区举行。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冯珊 摄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冯珊)比速度、比精准,更是比技巧、比创新,9月11日,2025年重庆市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在开州区举行,30名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里亮绝活,比拼“减损功夫”。
“老把式”“新农人”齐上阵
以赛促训 水稻机收减损大比武
11日上午,临江镇龙桥村的稻田里,10台联合收割机整齐排列,现场30名农机手通过抽签分3组进行比赛。这些参赛选手都是各区县选拔的“农机能手”——既有深耕一线的“老把式”,也有精通机械装备的“新农人”,他们将在这里把平日的减损经验、操作绝活进行充分展现。
记者在现场看到,比赛中设置了安全意识、操作熟练度、作业效率、作业质量等评分项目。在安全意识项目中,考察选手是否在上车前进行设备安全检查、起步前鸣号、先刹车后熄火等细节;操作熟练度则要求选手在收割过程中无不必要的停车、倒车等内容;作业效率方面,不仅考察机收速率,还有平均割幅;机收损失率、割茬高度则被纳入作业质量的考核,如有漏收和掉穗情况,还将被扣分。
比赛现场。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冯珊 摄
随着“比赛开始”的一声令下,农机手们熟练操控收割机迅速驶入比赛区域,娴熟穿梭于稻田中,收割、脱粒、入仓等操作一气呵成。每组选手完成收割作业后,评审专家立即测量茬口高度、收集掉落的稻谷、计算损失率,结合实测数据对农机手现场表现进行打分。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永川区陶义农业机械股份合作社农机手刘波,以损失率0.07%的成绩获得一等奖;来自合川区重庆助农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农机手张后兵、巫溪县宏全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赵章林获二等奖;酉阳县重庆新思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冉光海、秀山县清风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吴昌军、江津区白雪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农机手杨微波获得三等奖。
增收、减损就是保供
守护粮食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机收减损是守护粮食安全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最直接的“增收点”,节粮减损就相当于粮食增产。据了解,今年是我市连续第四年举办水稻机收减损技能比赛,活动已从最初的“技能比拼”,升级为“技术交流、技术培训、人才培育、以赛促训、以赛提技”的综合平台。
比赛现场。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冯珊 摄
“今年,重庆水稻机收面积预计将超过880万亩,若机收每亩损失率能降低一个百分点,全市就能增收稻谷约8800万斤。”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机收平均损失率为1.58%,优于现行作业质量标准1.22个百分点。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聚焦机械化助力粮油作物大面积增产,紧盯“三秋”“冬种”关键农时,持续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支持高效低损机具研发制造,稳定实施相关补贴政策,加速老旧农机迭代升级,加快高效低损农机装备与技术推广,培育更多懂技术、会操作的“农机减损能手”。同时深化“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让“减损就是增收、减损就是保供”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