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播报

矿山村“变形”记——“卖石头”的巴南金田村开始“卖风景”

--

日期: 2022-02-16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新华网重庆2月15日电(欧阳虹云 袁启芳)走进金田村,初春暖阳下,村庄空气清新、环境整洁。平坦开阔的绿道串起路边房舍,一幅乡村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金田村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一品街道,三面环山。村庄分布在一条狭长的峡谷带上,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土地拥有量有限。

以前的金田村靠“卖石头”,短暂地成为“富裕村”。如今,村庄矿山复绿,“卖石头”变成“卖风景”,真正走上康庄大道。

从靠山吃山到靠山护山

今年51岁的刘荣兵是土生土长的金田村人。他介绍到以前金田村有72个采矿点,总占地面积占金田村总面积的18%,村里有超过一半的人都在矿山工作。村子一度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富裕村”。

但好景不长,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政府坚定地告别“吃子孙饭,赚眼前钱”的发展模式,于2012年12月,对所有矿山进行了全面关停。

“之前每天早上一开窗,桌上、地上全是灰蒙蒙的一片。按理说矿山关停是好事,但村民靠什么吃饭呢?”刘荣兵回忆说,村子后来一直发展得不好。

转机出现在2019年, 金田村全面打响矿山复绿生态保护攻坚战,全面推进露天矿山环境治理、生态恢复。街道对16个矿坑进行了修复,修复面积约900亩,栽种李树、桃树550亩。秋冬时节又在桃树、李树中间套种油菜。

矿山修复了,闲田又能绿色过冬;果树还能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一举三得。

同时,为确保不留“新账”,金田村执行最严格的产业准入,对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被“一票否决”。

乡村振兴发展绿色产业

一道道梯田从山脚层层盘旋,经过整治后的田地里,遍野的油菜长势整齐、苗青杆壮,大部分已经抽苔,有的开始蕴酿花苞,一片郁郁葱葱的繁茂景象。金田村村党支部书记黄平知道,等到李树开花时,村里将更热闹。

“2020年,村里的‘美丽乡村’项目批了下来。我们利用550亩新栽种的桃树、李树,打造了一个‘网红花海’,吸引游客参观游览。游客还带动了村民家里的蔬菜、土蜂蜜、水果等农产品销售。”黄平说。

在金田村东西走向的村级主干道上,幺妹农家乐的黄底红字招牌十分醒目。作为金田村关停矿山、走绿色发展之路后创办的第一家农家乐,幺妹农家乐如今生意红火。

说起农家乐的发展历程,老板钟永红颇为感慨。之前他们一家在鱼洞街道经营了一家火锅店。随着金田村风景越来越美,遊客越来越多,去年钟永红才把闲置的老宅重新装修,建起农家乐。她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下阶段,金田村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和山水田园资源为依托,对村庄产业现状和文化风貌进行提炼,植入新的创意与产业,让更多游客流连忘返。”在一品街道党工委书记肖春雷心中,已勾勒出一个新的金田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