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赋能乡村振兴 建设农业强国”乡村振兴品牌节年度荣耀盛典落下帷幕。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上消费”)“富慧养”智慧养殖平台成功入选“乡村振兴赋能计划金融助农典型案例”,这也是我市唯一上榜的典型案例。
“富慧养”智慧养殖平台是市农业农村委结合数字重庆建设,联合马上消费开发的一个集数字化管理赋能、数字化信贷、品牌助农、消费帮扶、培养数字素养等为一体的平台,旨在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养鸡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为何这个养鸡平台能入选“乡村振兴赋能计划金融助农典型案例”?1月24日,记者对养殖户、企业进行了采访。
轻松管理上千只鸡
从几百只鸡到如今近4000只鸡,“90后”鸡司令滕世辉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养殖规模扩大了近10倍。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有一个“助手”——“富慧养”智慧养殖平台。
滕世辉的养鸡场坐落在城口县咸宜镇咸宜村。由于地处大巴山腹地,空气清新、植被繁茂很适合发展养殖业,毕业后,滕世辉在这里流转了30亩林地散养黑土鸡。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养殖场很快从几百只鸡增加到1000只。
规模扩大的同时,却有了新烦恼——这么多鸡管理起来难度不小,其中一项就是数鸡。“上千只鸡进进出出,仅凭一双眼睛根本数不过来,无奈之下,后来我们用围网,把鸡赶到一边,再留一个口子,一只一只地数。”滕世辉说。
直到去年,在团市委派驻咸宜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鸡场装了“富慧养”智慧养殖系统后,数鸡的麻烦事才得以解决。
马上消费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采用AI技术,利用摄像头实时监控鸡舍,让图像数据传送至云平台,再基于云平台的AI多目标检测模型,实现对鸡群数量的自动盘点。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提升养殖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采访当天,滕世辉向记者演示了这套系统。只见他打开手机上的“智慧养鸡助手”小程序,依次点击鸡舍的编号和AI计数,屏幕上立马出现鸡舍的画面,每一只鸡都被红点标注,并显示相应的鸡群数量、鸡群品种、每只鸡的步数等。
“我们在鸡舍里安装摄像头采集数据,再把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标注,并通过算法训练和应用推理,最终实现鸡群的自动计数。”马上消费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大鸡舍里的鸡群自动计数准确率可达95%,小鸡苗自动计数准确率可达93%。
每只鸡都有自己的健康档案
滕世辉告诉记者,“富慧养”智慧养殖平台不仅能根据红色感应设备实时监控鸡的数量,还能计量每只鸡的重量,监测鸡的健康情况以及鸡舍的环境、温度、湿度等。
禽流感、鸡瘟等传染病是养殖户最担心的事,由于养殖户的防护和监测能力较弱,往往只能等到鸡群大面积生病后才能察觉,这样一来会加重损失。而如今有了这套系统后,可提前掌握每只鸡的健康状况。
“每一个放养鸡舍安装了6个监控摄像头和1个体重秤,其中4个摄像头用于计数,1个摄像头配合体重秤用于随机抓取单只鸡的称重画面,另外1个则为红外线感应摄像头,可实时检测鸡群体温,利用监测到的数据自动建立每只鸡的健康档案。”滕世辉说。
同时,鸡苗的成长过程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投喂多少饲料、鸡重量的要求都不一样。此前这些数据很难量化,喂养也全凭经验。如今根据系统记录的数据,可实时调整喂养策略,避免因少喂导致鸡的营养不良,多喂造成的饲料浪费。
此外,养殖户通过该平台,能第一时间远程掌握鸡的健康情况和鸡舍内温度、湿度、氨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滕世辉说,有了这套系统后,如今鸡舍的综合养殖成本比之前下降15%,存活率提高了2%。
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融资难、融资贵是涉农主体面临的共性难题,这一点滕世辉感触很深。一是养殖风险高;二是鸡场是流转的土地,不能作固定资产进行抵押贷款。
针对养殖户融资难,去年3月,马上消费利用“富慧养”智慧养殖平台与国任保险两江中心支公司、渝北银座村镇银行一起,创新推出了“金融科技+保险+银行”金融模式。
简单来说,通过该平台系统能把散养鸡的多项指标“数字化”,保险公司根据这些数据能算出鸡死亡的概率和赔付率,进而为其承保,银行看到保险公司承保后,也更放心授信,从而养殖户就能获得贷款。
“该平台利用AI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对鸡舍的智慧化管理和监控,并将这些数据向银行和担保公司开放,以便保后监测、贷后管理及跟踪回访,有助于银农融资对接。”马上消费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在马上消费的帮助下,滕世辉散养的土鸡项目获得了30万元贷款,养殖规模从1000多只扩大到近40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