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城乡融合的重庆实践 “2025寻访乡村振兴重庆案例”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陈发源)巴渝大地,生机盎然。4月8日,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林业局指导下,重庆广电第1眼TV-华龙网正式启动“城乡融合共同繁荣——2025寻访乡村振兴重庆案例”主题宣传活动。
据了解,此次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学习贯彻2025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聚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活动围绕区县城、乡镇、农村功能衔接互补,全面展现我市在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的措施、经验、成果和路径,讲好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故事,助力2025年重庆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一条主线+三条支线 挖掘城乡融合重庆实践
据了解,“城乡融合共同繁荣——2025寻访乡村振兴重庆案例”主题宣传活动以“城乡融合共同繁荣”为主线,分设“寻访产业强区县(乡镇)示范点、寻访巴渝和美乡村试点(强村富民试点村)、寻访乡村振兴带头人(示范企业/单位)”三条支线,全面宣传和展示我市推进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的措施、经验与成果。
其中,“城乡融合共同繁荣”以区县城、乡镇、农村功能衔接互补为重点,“城市资本、产业升级、专家智库、文艺下乡、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景点进城”等方面作为小切口,系统宣传、展示我市“三个加快”、实现“三个新突破”的措施、经验,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系统、全面、立体呈现重庆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亮点和成就。
“寻访产业强区县(乡镇)示范点”以各区县深化推进小县大城、强镇带村、强村富民贯通联动改革试点经验为重点,系统宣传各区县实施产业引领、创新策源、开放带动、服务示范、中心城区赋能“五大行动”的措施、经验和成果,挖掘“城市资本下乡、专家智库进村、文化艺术进户”的鲜活故事,推出一批“以文化旅游、农产品加工、商贸”等为特色的产业强镇典型,宣传、展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上取得新突破的经验和成就。
“寻访巴渝和美乡村试点(强村富民试点村)”以各区县大力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实现区县城、乡镇、农村功能衔接互补为重点,系统宣传各区县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塑形”“铸魂”,强村富民综合改革试点,推动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亮点,实施“四进三回”行动的举措,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跑出加速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寻访乡村振兴带头人(示范企业/单位)”以各区县着力抓好三农工作以及深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重点,展示规划、科技、经营、资金、产业“进”乡村的典型做法,挖掘青年企业家培育促进行动、高素质农村培育行动、驻乡驻村干部轮换提质行动、青年大学生走进乡村行动的鲜活案例和生动故事,以及在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全面振兴中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企业单位,宣传、展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取得新突破的经验和成就。
“线上+线下”同步推进 扩大活动品牌影响力
此次活动,活动主办方将通过全媒体形态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整合重庆广电第1眼TV-华龙网的媒体平台优势,创新打造“台、网、端、微、屏”(重庆电视台、华龙网、微信微博、重庆广电数字屏)“五位一体”融媒体平台、多元化传播形式。
活动主办方将在第1眼TV-华龙网客户端、重庆文艺网开设“城乡融合共同繁荣——2025寻访乡村振兴重庆案例”大型网络专题、专栏,运用专题片、短视频、文图、H5、SVG、AIGC等融媒体传播方式,重点围绕各区县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传播、特色农产品、电商、现代农业等方面亮点工作,推出全局化、系统化、定制化的宣传,打造重庆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的系列IP,实现宣传内容创新、传播手段多样、宣传题材多元。
活动期间,活动主办方将组织新闻采编团队深入各区县乡镇开展系列新闻采访报道。此外,12月将组织召开“城乡融合共同繁荣——2025寻访乡村振兴重庆案例成果展示”交流大会,邀请相关单位领导、区县乡镇负责人、“三农”智库专家、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代表、企业代表等分享经验、互动交流,全面展示“三个加快”“三个方面发力”“三个新突破”“四大行动”等方面的成果,助力2025年重庆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据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此次主题宣传活动将为重庆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树立新的里程碑,将重点展示重庆在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上做出的积极努力,通过系统的宣传和展示,有效提升城乡融合的公众认知,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共同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据悉,即日起至8月31日为活动征集阶段,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村委发动辖区重点乡镇(街道)及有关单位报名参与,可将报名材料发送至活动指定邮箱wyzx@cqnews.net(活动报名表点击下方附件下载),书面材料签字盖章后快递至活动秘书处办公室(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活动联系人:肖老师,联系电话:023-63081628,李老师,联系电话:1375289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