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市农业农村委主办的2025年重庆市机械化措施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培训会在渝北区举行。35个区县的农机管理相关部门负责人、粮油作物种植业主等走进渝北区兴隆镇,参观了机械化农业生产场景并参加了现场培训。
在兴隆镇牛皇村智慧水稻培秧播种基地,基质营养土培育设备、暗化催芽室、秧盘运输带一应俱全。随着农技人员打开流水线开关,已经出芽的秧盘被一支机械臂转运到运输带上,不出1分钟,秧盘就被运至几百米外的秧田边。
除了运输带运送,无人机吊运秧盘也吸引了参会代表的注意:无人机飞手按下起飞按钮,植保无人机随即在专用停机坪吊起12个秧盘,紧接着飞越几处丘陵,稳稳地将秧盘投放至秧田边。在降落处,装有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的插秧机“接力”将秧盘装机,自动开始插秧作业……
“以秧苗运输为例,以往光是靠人工运送完眼前这4亩地所需的秧苗,得花费4到5天,现在通过无人机吊运,最多一天半就能完成。”重疆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远梅向参会代表介绍,仅一架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2000余盘秧苗的搬运工作,大大节省了人力。
在牛皇村玉米、油菜、大豆农机化生产技术装备展演示现场集中展示的一批多功能、高性能、智能化的农机具同样引人注目。
“玉米我们可以采用‘品字形’高密高产机械化生产技术。”市农业机械化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向与会代表介绍,“配合气力式精量播种机播种4粒为一个单元,相邻两行播种呈‘品字形’分布,这样可以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
该负责人介绍,通过这种生产技术,植株平均增产8%至20%,对高温高湿等不良环境的耐受性也有所提升。
除了玉米高产机械化种植技术,现场还展示了油菜机械化垄作垄收、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水稻烘干加工一体化技术,并现场进行了配套农机操作演示。
当天下午,与会代表还参加了农机化助力粮油单产提升技术理论培训。
会议最后,市农业农村委农机化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突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从培养复合型农机人才、促进机收减损等方面抓好农业生产。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