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玉米品种不能再种了!”川渝专家选出7个玉米“优等生”、6个“差等生”
7月22日,大暑,重庆市2025年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田间鉴评活动在荣昌区举行。来自川渝两地的近10名专家要从110个品种里,帮助农民选出“优等生”。
“这么多品种,今天我们就不一一打分,直接选最好的和最差的。”上午9点,荣昌区仁义镇瑶山村,骄阳似火。见大家准备就绪,专家组组长、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刘剑飞研究员建议。
见大家无意见,刘剑飞便领着专家朝重庆黍隆种业有限公司承担的50亩2025年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走去。由于前一天刚下过暴雨,专家们深一脚浅一脚走在试验地,查看不同品种的株型身高、整齐度、抗病性、抗倒伏等特性,逐一记录。
“豪迪9199就跟人的牙齿一样整齐,惹人喜欢。”走在最前面的刘剑飞突然停下脚步,仔细查看身旁的一株玉米。“你们看,这个品种株直紧凑、且果穗均匀,接穗多、结实好,就是我们要找的好品种。”
在另一地块,荣昌区植保植检站负责人唐春梅喊道:“大家快过来,看看这株如何。”四川省农科院研究员杨俊品连忙将视线移了过去。“这株不行,直接一票否决。”杨俊品解释说,一是植株有两米多高,抗倒伏的能力自然不强;二是玉米突尖,也就是叶子包不住果穗,容易被虫吃,同时雨水淋湿后还容易引起霉变,要是牲畜吃了还会得病。“这个品种不能再种了!”一旁的刘剑飞肯定地说。
据了解,随着我国品种审定制度的不断创新,我市农作物品种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适宜我市种植的玉米品种已达1551个,同比增加239个。品种数量的增加,无疑加大了农民朋友选种的难度。
刘剑飞说,在同等条件下种植不同品种,就像同台比武,可以把表现不好、存在风险的品种“踢”出去,把好的品种进行推广,才能做到让农户轻松选好种、用好种。
为了把最优秀的品种从众多品种中选出来,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提高我市玉米单产水平,按照市农业农村委种业管理处安排,重庆市种子站组织实施了2025年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
通过对参试的110个玉米品种在株型、整齐度、大小斑病、纹枯病、青枯病、穗粒腐、抗倒伏抗性及果穗结实性等田间综合表现来看,渝单921、创世90、优迪899、华龙玉909、豪迪9199、尊玉999和渝单59等7个品种表现好,华龙玉808、东单20、互帮101、高玉14022、美谷888和昊明达13等6个品种表现较差。
“总体来说重庆在玉米品种选育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耐热性在全国都是领先的。”专家组成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杨俊品研究员对品种整体表现给予了肯定。
当天,专家们还对展示的全程机械化栽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进行了鉴评。“中豆50”亩产达89.6公斤;净作的“南农49”大豆品种亩产239.3公斤,均实现了稳产增产目标。
“目前,围绕玉米、水稻、油菜等重点作物,我们打造了‘看禾选种’平台,同时,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的同时,将缺陷品种纳入重点监测,从而减少了大面积生产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作物单产水平,确保粮食等农作物稳定供给。”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伟平 张春晓)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