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台推动荣昌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七大行动构建从保种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
--









7月23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近日《重庆市推动荣昌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方案》)正式出台,为我市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推动荣昌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将实施“品种提升、养殖扩量、品质管控、品牌增效、延链补链、科技创新、政策引导”七大行动,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全球知名度的中国地方猪品牌。
品种提升行动方面,将重点围绕强化种质资源保护、推进育种水平提升、加强供种能力建设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如在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上,将完善“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三级保种体系,支持保种单位改扩建荣昌猪国家级、市级保种场1-2个,保种基础母猪400头以上、公猪50头以上、血缘11个以上。推动国家级保护区纯种繁育,保持荣昌猪种猪数量1000头以上。
养殖扩量行动方面,一是优化养殖区域布局;二是培育壮大养殖主体;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推进未来猪场建设。
以优化养殖区域布局为例,将拓展荣昌猪养殖区域,构建以荣昌、合川、大足、铜梁为“优势区”,江津、綦江、武隆、城口、奉节、石柱等其他涉农区县为“拓展区”,重庆周边区域为“辐射区”的“三区”产业布局。
品牌增效行动方面,将聚焦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优化品牌管理机制、拓展品牌营销模式、完善多元销售渠道四个方面下功夫。如在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上,将构建“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级品牌体系。同时支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启动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以及打造荣昌猪特色产品品牌10个以上。
延链补链行动方面,首先是实施产品精细分割,推进屠宰加工产业升级,建成年屠宰加工能力100万头以上企业3家,引进智能化屠宰分割生产线2条以上;其次是抓好产品精深加工,招引培育年产能5万吨以上企业3家,支持精深加工企业进驻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园等产业园区;最后是完善冷链物流重要节点布局和服务网络,支持建设1个市级冷链物流中心、4个区域性冷链枢纽、50个以上主销区终端配送网点。
科技创新行动方面,一是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聚焦8个核心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二是建立“研发—中试—产业化”全产业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10个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孵化专精特新企业2家以上;三是实施“智汇荣昌猪”人才工程,推动荣昌猪全产业链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共享,建立“专家+企业”结对服务机制,组织科研人员开展常态化驻场指导服务100家次以上。
《方案》强调,力争在2025年,荣昌猪年出栏量达到50万头以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到2027年,荣昌猪年出栏量目标为100万头以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40亿元以上,荣昌猪公用品牌价值预计突破70亿元。(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