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记者从市林科院获悉,我市筛选出的长林3、4、18、40、53,以及湘林210、渝林油1号等7个油茶良种表现良好。目前,我市位于秀山的油茶研发中心示范基地平均亩产量达750公斤,亩产茶油约45公斤。
油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更承载着推动乡村振兴、保障粮油安全的使命。近年来,市林科院在油茶科研领域持续发力,进行了资源调查、良种选育、栽培技术创新等全产业链技术提升。
“重庆地区油茶主要油用物种为普通油茶和红花油茶,前者呈片状和零星状分布,后者在高海拔地区有零星分布。”市林科院相关负责人说。
2008-2009年,重庆市林科院和市种苗站在秀山、酉阳、彭水和梁平4个县开展油茶优良单株筛选,初步选出63株优树。
2009年,重庆市林业科学院从江西、浙江、广西及湖南等省引进28个优良无性系,与本地6个优良无性系开展品比试验。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分析,筛选出适合当地且早期性状表现较好的10个适生品种。2014-2016年,通过连续3年对长林系列、湘林系列和渝林油系列等油茶优良品种测产和综合评价产量,最终筛选并审定了长林3、4、18、40、53,以及湘林210和渝林油1号7个良种作为重庆油茶主推品种,在全市推广应用。
“栽培技术的创新是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十多年来,科研团队持续开展了芽苗砧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研究,制定并颁布了《油茶容器大杯苗育苗技术规程及苗木质量标准》地方标准,构建了完善的油茶规模化繁育技术体系。
在丰产栽培技术上,我市对油茶造林地选择、种苗选择、品种搭配、栽植方法、修剪、施肥等环节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多项技术集成与示范,2024年重庆油茶研发中心示范基地油茶鲜果平均亩产量达750公斤,平均亩产茶油约45公斤。
此外,针对全市油茶低产林,科研团队分析其产生原因,综合考虑林地条件、产业基础,科学制定更新改造、嫁接改造、抚育改造等改造模式,并通过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重庆市科技局和市林业局立项的油茶科研项目已达20余项,完成相关成果10余项,涵盖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低产林改造和茶油高效加工利用等方面,“油茶良种选育及其配套技术集成运用”成果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左黎韵)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