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川渝携手打造百亿级柠檬黄金产业带
--









7月21日上午,伴随一阵悠长的汽笛声,3辆满载50吨柠檬的卡车从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汇达柠檬)生产车间缓缓驶出,目的地是数千公里外的东南亚。
受去年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当地柠檬出现减产,很多企业开出高价也收不到果子,为何汇达柠檬还能稳定出口?
汇达柠檬副总经理徐小玲介绍,从2015年起,企业在潼南、四川渠县、安岳等地带动农户种植柠檬,并在当地建立了柠檬加工厂,这才保障了稳定的货源。
事实上,川渝两地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柠檬发展模式,已形成十多年的默契。
潼南区柠檬产业发展站站长付强告诉记者,目前,川渝两地携手合作,每年可为全国贡献90%左右的柠檬鲜果,共同筑起百亿级黄金产业带,推动柠檬产业高质量发展。
保底回收
带动四川果农户均增收两万余元
潼南种植柠檬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受邻近的四川省安岳县姚市镇山坡村种植柠檬的影响,该区崇龛镇白沙村成为当地最早发展柠檬的村子。
见效益不错,2005年以后,当地果农以崇龛镇为中心,顺着琼江沿线在柏梓镇、小渡镇等10多个乡镇大面积推广柠檬种植。
2010年,见老家的柠檬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代晓强从新疆回到了崇龛镇流转上万亩土地种植柠檬。就在潼南柠檬扩张的同时,安岳柠檬面积也在扩大。但接踵而来的是,两地柠檬价格出现了大起大落。
3年后代晓强家的果树开始挂果,但好果子并未换来好价钱。“一些贩子压价收购,有时连生产成本都不够。”价格的波动,让代晓强伤了神。
“相比安岳,虽然潼南柠檬起步较晚,但产业发展迅速。”付强说,果农遇到的问题,很快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经过调研他们认为,要掌握发展主动权必须得引进柠檬加工企业进行兜底。
这一想法,让代晓强深受启发。201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代晓强引进加工设备,在当地建立起一座柠檬加工厂。通过初加工,近10万吨的柠檬鲜果“摇身一变”,成为了柠檬汁、护肤品等各类产品,身价提升5倍以上。
汇达柠檬的成功突围,让四川省渠县安北乡南山村看到了脱贫的机遇。
2014年,南山村被确定为四川省级贫困村。全村590户2457人,有121户473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交通不便、产业薄弱,制约着该村的发展。
那年底,达州市税务局结对帮扶南山村,经过调研论证,决定帮助该村发展柠檬产业脱贫。于是,该局牵头组织当地乡村干部前往潼南,向汇达柠檬“取经”。
潼南小渡镇大土村村民江基友获知这一消息后,敏锐捕捉到商机。他找到代晓强,希望汇达柠檬在柠檬种植技术和销售方面提供支持。
“当时,我们的产品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正需要拓展柠檬鲜果收购渠道。”代晓强回忆。
双方一拍即合。2015年,江基友在南山村成立达州市江绿果农业有限公司,流转2200多亩土地打造柠檬种植基地。在汇达柠檬的技术指导下,江基友基地的柠檬经过4年时间培育,在2019年实现丰产。按照约定,汇达柠檬保价收购了基地内2000多吨柠檬鲜果。
南山村村民则通过土地流转和在柠檬种植基地务工,实现收入大幅增长,成功脱贫。
“目前,汇达柠檬仅在安岳县、渠县、遂宁以及潼南等地,就带动了5万余户农户通过种植柠檬或在柠檬种植基地务工实现增收。”代晓强说,这些农户年户均增收在两万元以上。
精深加工
将一颗柠檬“吃干榨净”
从2015年起,渠县也相继在安北、渠南、中滩等乡镇发展柠檬种植基地两万余亩。每逢基地丰产,汇达柠檬便收购大量柠檬,每年要在川渝两地收购几万吨的柠檬鲜果。
见柠檬带动能力强,2016年潼南便将柠檬作为主导产业大力推广。“与第一次散户种植不同,这次多以大的业主为主。”付强说,随着柠檬产量的猛增,残次果和果渣的产量也在增加。这样的情况,四川安岳也同样存在。
如何让残次果和果渣变废为宝?2018年,潼南引进了一家柠檬精深加工企业——重庆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檬泰生物)。
“我们研发的柠檬六分离提取技术干湿法果胶生产线,是国内首套全部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干湿一体柠檬生产线。”檬泰生物相关负责人杨建军介绍,该技术可将残次柠檬进行6次分离,依次提取不同成分,加工成不同产品。其中,柠檬果胶提取是该技术的亮点之一。
柠檬皮上的油囊可以分离出精油,黄色外皮还可以分离出柠檬黄酮,柠檬片上的白色中层可以加工成柠檬果胶、柠檬纤维、生物化肥和饲料,柠檬汁可以做成饮料,果肉可以做成果茸、果肉纤维,果核还可以用于提炼苦素核油……
杨建军说,这条生产线可年消耗30余万吨的残次果,可实现柠檬全果100%加工利用。
在该公司产品展示区,一款精心包装的“柠檬礼盒”,里面有果胶软糖、可食用的柠檬片等产品,口感清爽宜人。“这些产品主要原材料是果胶,目前公司果胶年产量突破2000吨。”杨建军介绍,果胶因特有的增稠性、黏合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领域。
他说,按照经济价值来算,一年10万吨柠檬果可以带来15亿元的产值和5亿元的利润,通过深加工、精加工的柠檬产值翻了十几倍。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扩大鲜果销量,2022年潼南又引进了雪王农业。蜜雪冰城在全球拥有4万余家门店,背后的原材料供应商正是旗下子公司雪王农业。
雪王农业行政经理肖丹丹说,仅去年公司便在川渝两地收购了11.5万吨柠檬,如今工厂每天有300多吨优质果发往蜜雪冰城门店或专销超市,同时筛选出的次果则卖向檬泰生物,一举多得。
携手共建
打造全国第一柠檬产业集群
不仅是在种植、销售、加工方面,近年来川渝两地柠檬产业的合作领域越来越广。
在潼南以及四川安岳等地,柠檬以尤力克品种为主,该品种香气浓,果汁多,却有一个致命的“天敌”——黄脉病。
为将这个病毒“连根拔起”,2018年底,重庆首个柠檬脱毒育苗中心在柏梓镇建成投产。通过两年的繁育,2020年柠檬脱毒育苗中心培育出首批脱毒柠檬种苗,从源头阻绝了黄脉病的发生。
“使用脱毒苗种出来的柠檬长势好,抗病性强,目前育苗中心每年可为重庆、四川乃至全国提供28万株柠檬脱毒种苗。”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力争到2025年,建成年产1亿株高标准、现代化的柠檬脱毒种苗繁育中心。
与此同时,川渝两地还成立多个柠檬产业联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2021年,潼南区与四川省遂宁市等川渝九地,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柠檬产区联盟,携手打造百亿级柠檬优势产业集群。此后,川渝两地相关部门及企业又成立了中国柠檬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建立柠檬栽植密度、农药肥料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环节规范技术标准。
付强表示,下一步,两地力争在潼南、大足、资阳、遂宁等建立高标准柠檬生产基地100万亩,并聚焦柠檬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柠檬全产业链建设,力争打造“全国第一、国际领先”的中国柠檬产业集群。(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赵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