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播报

农户“不会防、防不好”怎么办?重庆水稻示范片交出答案:这样防治,每亩多收近50公斤!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8-29
字体:

8月26日,市种子站组织市农科院、西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对在南川区建设的水稻病虫害“三统一”植保服务统防统治促单产提升示范片进行实地测产。

结果显示:统防统治水稻示范片平均亩产599.64公斤,农户自防区平均亩产552.17公斤,统防统治后平均亩产增产8.6%。

“从示范片效果看,不仅病虫害防治效果显著提升,还实现了农药减量与产量提升的双重目标,为重庆水稻单产稳步增长提供了技术范式,对筑牢全市粮食安全防线具有重要意义!”专家组组长、市农科院研究员李经勇说。

水稻作为重庆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全市粮食生产安全。然而,近年来水稻面临病虫害频发、农药利用率低、治理模式落后及种植户“不会防、防不好”等问题日益突出。

市种子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在2000万亩次左右,且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稻瘟病在感病品种种植区流行风险显著上升,成为粮食单产提升的主要瓶颈。

因此,按照市农业农村委的安排部署,今年市种子站大力开展统防统治促单产提升行动,在全市水稻种植区建设了3个水稻病虫害“三统一”植保服务统防统治促单产提升示范片。其中永川区临江镇示范片1000亩、南川区兴隆镇示范片700亩、秀山县清溪场街道示范片800亩。

据介绍,示范片建设以“三统一”植保服务为核心抓手,构建科学高效的病虫害防控体系,即统一药剂供应,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抗药性监测结果,统一购买使用高效、低毒、合规的农药,兼顾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统一作业标准,采用机动喷雾器和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根据水稻生育期和病虫害发生动态,严格遵循统一标准化作业流程,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统一监测预警,依托各区县田间监测点的动态监测数据,由专家团队研判防治建议,适时开展统防统治,实现“早发现、早防治”。

专家们一致认为,水稻病虫害“三统一”植保服务统防统治作为一种集约化、标准化的病虫害防控管理创新模式,通过整合技术资源、规范操作流程、提升防控效率,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在病虫害防治中“不懂方法、效果不佳”的难题。(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栗园园)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