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两年为村民画了七十多幅肖像
--









8月27日,记者来到四川美术学院时,孔宇正蹲在地上整理厚厚一沓水彩画稿。这些画稿一共有70多幅,画的都是质朴的村民。
“这是老支书毛正文,他一直很关心村里年轻干部的培养。”“这位是村文书倪世兴,你看他手里还拿着一个苞谷。”“这是熊海发,是名养猪大户。”……孔宇翻动画稿,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画里的人物,这些人物,是他在酉阳天馆乡杉坪村当驻村第一书记时结识的。
用“一幅画”的时间走进村民的内心
2023年5月,川美教师孔宇随市委办公厅帮扶集团来到酉阳山区,担任天馆乡杉坪村驻村第一书记。
刚到杉坪村,望着村支书报来的村情简介,他不禁皱起了眉头——全村721户村民,脱贫户就有168户641人,重点监测对象2户4人。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他走访了全村700多户人家。在和村民的一问一答中,他发现了村民有一套专门应对干部走访的“套话”。
如何才能走进村民的内心?一个念头在孔宇脑海中闪现:运用自己的美术特长,为村民画一幅水彩肖像。
画一幅水彩肖像需要两个多小时,他想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与村民交谈,了解他们的家庭收支,人口情况,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等。
起初,村民大多不好意思当模特,孔宇便主动背着画夹上门作画。他特意挑选那些年纪较长、热情健谈的老人作画,“这是因为他们不仅对村庄了解更深,而且能自然地与人交流。”孔宇说。
这天,他正坐在院子里为村民作画。87岁的勾金顺老人就静静地站在一旁,直到孔宇歇笔的间隙,他才走上前来不好意思地轻声问道,“孔书记,能帮我也画一张吗?”
这是第一位主动请孔宇作画的村民,孔宇欣然应允。作画间,勾老汉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起早逝的妻子,又讲起自己年轻时如何靠着捡瓦片、干苦工,独自一人将孩子拉扯成人。
渐渐地,靠着这种特殊的走访方式,孔宇和村民的关系越来越近。谁家孩子刚考了大学,谁和谁是亲戚,谁家又新添了小孩,他都了然于胸。从这些家长里短,孔宇看到了一个更为鲜活的杉坪村。
70多幅人物肖像串起一本“民生荟”
孔宇有一幅取名为《找水人》的画,画中的人物名叫勾顺勇,曾连续担任了三届村干部。
孔宇刚来到村里,就碰上一件棘手的事,受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杉坪村四组、五组的水源遭到破坏。村民们拧开水龙头,流出的不再是清水,而是断断续续、泛着浑浊的黄汤。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熟悉当地地形的勾顺勇站了出来,“走,我带你找水去!”他拉着孔宇的手就往山上奔去。
此后的一个多星期,他们爬坡过坎,一连钻了好几个山沟。终于在天馆乡康家村的一处山坳里发现一股清冽的山泉。
孔宇立即联合当地政府积极争取协调,最终由酉阳缘溪水务投资285万元,启动饮水工程。管道翻山越岭,终于将这股甘泉引到了村民家中。当清澈的山泉水“哗啦啦”从村民家中流出时,孔宇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他决定为一同找水的勾顺勇绘制一幅人物肖像,这便有了《找水人》这幅画。
除了解决人饮水源,孔宇还和乡亲们一起打通断头路,将产业路修到田间院坝,他也为那些修路人留下了画作。
过去连通杉坪村七组的道路是一条泥结石路,货车开不进来,村民只能用小推车将农特产品挑到最近的马路上去卖,很不方便。
驻村期间,孔宇拉着村组长熊绍明一起谋划道路硬化方案,在县民宗委的支持下,成功打通了这条全长1.5公里的入户便道,使沿途28户150名村民的出行状况得到改善。
今年7月,孔宇任期届满即将离村。临别前,他特意为熊绍明画下一幅肖像:画中的他脚穿解放鞋,静静望着门外新修的硬化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找水的勾顺勇、修路的熊绍明、热心的老支书毛正文……这些肖像画记录的远不只村民的容貌,画的背后更隐藏着一个个真诚、温暖的民生故事,串起了杉坪村的“民生荟”。
画出村民的新生活
“这是刘正福,我驻村这几年,他是转变最大的。”孔宇翻动着画册,目光停留在一位身着蓝布衫的老人身上。
很多年前,刘正福的老伴便去世了,他一辈子没有出过大山,年纪大了更喜欢窝在家里,有时儿子出门干活,他就自己一个人坐在院子前发呆。
变化是从孔宇驻村之后开始的。作为来自川美的驻村第一书记,他联动学校资源,在杉坪村发起了一场场“乡村美育”行动。他带着川美的学生,扛着颜料爬梯上墙,把村里那些斑驳破旧的墙面当作画布,绘制了一幅幅倡导孝道、友善、勤劳的巨幅墙绘,原本灰扑扑的村落仿佛一夜间被注入了新的灵魂。
杉坪村本就山清水秀,墙画“上新”后,更吸引了不少川美的学生自发前来写生。他们三三两两坐在田坎边,随着画笔的起落,山川、稻田汇成一幅幅浑然天成的画卷。
村子里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刘正福的生活也愈发充实热闹。有一次,他看见几位游客正对着路旁的墙绘拍照称赞,便主动迎上前去,向他们讲述墙绘背后的故事。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赞叹。“现在我父亲整个人看上去比以前精神多了,他常常主动为游客指路、讲解,很有活力。”刘正福的儿子刘海说。
今年,孔宇来到刘正福家中拜访。老刘笑盈盈地搬来一把竹椅,端坐在院子里,欣然为孔宇当起了模特,于是便有了这幅生动的人物画。后来,孔宇还将画作的复印版本赠送给老人,老人一直将它珍藏在堂屋的抽屉里。
这两年,在孔宇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杉坪云雾山茶、蜂蜜、清脆李、核桃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甚至远销到重庆市外,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今年7月,驻村期满之际,孔宇将这支乡村振兴的画笔交到了川美同事梁子川手中,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梁子川擅长壁画创作,他将继续为杉坪村植入艺术基因,既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又能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