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播报

“十四五”时期 重庆规划自然领域耕地保有量等15项指标全面完成

--

日期: 2025-09-26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第1眼TV-华龙网讯(陈雨)9月26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本场发布会主题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规划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效。

9月26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本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规划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效。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局长扈万泰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全力服务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地,耕地保有量等15项指标全面完成。

努力绘就现代化新重庆空间蓝图

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格局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庆是全国第一个获国务院批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城市。市政府批准实施41个区县(开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有效实施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蓝图”管理有序有效。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以区县为单元优化空间格局,规划5个区县、1.25万平方公里为农产品主产区,10个区县、3.54万平方公里为重点生态功能区,23个区县、3.45万平方公里为城市化地区,形成全市一盘棋、区县有分工、优势互补的功能空间格局。

统筹划定“三区三线”。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规划耕地保护红线2664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1.6%,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3.3%,城镇开发边界3411平方公里。坚决守住粮食安全根基,严格管控生态空间,有效遏制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9月26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本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规划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效。图为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局长扈万泰介绍相关情况。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

高水平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重庆新画卷

加快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完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2个重大项目,铜锣山矿区生态修复项目入选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优秀案例。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12个。

规划整体大美城市城乡风貌。充分发挥山城江城本底优势,推进“两江四岸”“四山保护”规划治理提升,恢复水岸线山脊线,还江还山于民。着力降密度、限高度、疏拥堵,彰显“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的独特魅力。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十八梯、大田湾等传统风貌街区焕发新活力。

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路径。完成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和全域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形成了自然资源资产“一本账”,全力当好人民的自然资源“大管家”。创新探索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等改革试点,加速生态“高颜值”向经济“高价值”转化。

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服好务

全力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精准性和效率

全面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起草并配合制定我市直辖后首部土地管理条例。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等13项国家试点。九龙坡区东鹏项目整合6亩边角地带动新增投资1个亿,推动增资扩产,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等新型方式供应产业用地3695亩,产业用地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灵活“量身定制”。

加大高质量发展资源要素保障。统筹节约用地和有力保障,审批新增建设用地411平方公里,有效保障重庆东站等重大项目落地,有力支撑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项目用地发展。新勘查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1处,矿产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着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城市内涵式发展需要,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支持和引导用地结构优化和功能合理转换,全市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较2020年下降17.9%,GDP增长对土地资源的消耗逐步减少。

努力提升超大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坚决守牢自然资源安全底线

系统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水平。构建全域全量地质灾害风险隐患一体化管控体系。永久搬迁受威胁群众8.2万余人,实施地灾重大工程项目368个,通过成功预警可能出现的伤亡情况,累计避免人员伤亡2759人,与“十三五”相比,因灾死亡人数下降65%。实施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攻坚战,切实保障长江航道的通航安全和库区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着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开展统筹协调耕地林地空间全国试点,通过优化地类认定标准、耕地撂荒调查规则、设置必要过渡期等,尊重农民意愿,化解基层反复整治撂荒地压力,协调解决205万亩退耕还林与耕地保护范围交叉重叠空间矛盾,让群众受益、为基层减负。

加快建设数字重庆国土空间“一张图”

赋能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

构建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体系。实现全市共用共享共治的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全市1031个镇街地理空间、自然人、电子证照等五类基础数据有效融合,为全市146个典型数字化应用提供空间数据保障,打牢数字重庆三级治理中心建设基础底座。

持续优化便民利企举措。不动产登记事项70%实现全程网办。化解城镇房屋遗留问题办证45.78万户、农村房屋12.63万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涉企不动产登记等4项纳入全市“一件事一次办”。行政许可事项100%纳入“全渝通办”,企业和群众办事更高效更方便。我就简要介绍到这里。下面,由我和我的同事来回答大家的提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