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播报

渝粤“头雁”华农竞飞 特色农品架起合作金桥

--

日期: 2025-10-2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10月17日,华南农业大学绿榕园广场化身别开生面的农产品“竞秀场”。渝粤“头雁”产品展示会在此活力启幕,来自重庆与广东两地的乡村振兴“头雁”学员携各自的“看家宝贝”同台亮相,以农品为媒,共绘区域协作赋能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

校企搭台:让“头雁”农品走出田间

此次展示会由华南农业大学牵头组织,核心在于落实乡村振兴“头雁”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渝粤农业产业搭建“碰撞融合、资源对接”的实战平台。广场上,数十个展位整齐排布,“头雁”学员们忙着摆放产品、讲解特色,高校工作人员穿梭其间协调对接,校企联动的合力一目了然。

“以前自家农品虽好,但很少跨出地域门槛,这次展会不仅能展示产品,还能跟广东同行学经验,太实在了!”重庆参展学员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据了解,此次展示会既凸显了高校在农业人才培养、产业赋能中的纽带作用,更让两地优质农品从“田间地头”直接走进高校、对接市场,让“头雁”的示范效应辐射更广阔的乡村沃土。

渝产风物:巴渝味里藏生态与文创

重庆展区满是巴渝大地的淳朴气息,每款农品都透着“土味”与“巧思”。柠际农业(重庆)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工作人员正用自家特色柠檬制品现场调制饮品,酸香回甘的口感层次,引得参观者纷纷驻足品尝、询问配方;重庆桔乡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带来的万州陈皮系列,将传统陈皮做成桃酥、陈皮条,让药食同源的食材有了新吃法,不少参观者试吃后当场留下联系方式,希望达成合作。

还有学员带来的传统工艺干货、腌制品,刚摆上展位就飘出麻辣鲜香的味道,勾起了不少南方食客的“乡愁味蕾”。一旁的生态禽蛋展位前,“天然散养、全程品控”的介绍牌格外显眼,工作人员拿起鸡蛋展示:“我们的鸡喝山泉水、吃杂粮,蛋品营养足,这就是重庆乡村生态农业的底气。”

粤味农品:科技赋能显岭南特色

广东展区则透着岭南农业的创新活力,“科技”与“特色”成为关键词。半亩良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0农残、0兽残、0激素、0防腐剂、0抗生素、0放射性物质”的“六零”品质承诺牌格外醒目,免费品尝专区前排起小长队,参观者尝过有机美食后纷纷点赞:“吃得出的新鲜,这品质让人放心!”

化州市橘梓农业专业合作社带来的化橘红、沉香产品,尽显岭南道地特色——化橘红经传统工艺切片、晾晒,药用价值突出,工作人员现场讲解其止咳化痰的功效,吸引不少关注养生的参观者;还有专注农品深加工的企业,将荔枝、龙眼等岭南佳果制成果脯、酱料,既解决了鲜果保鲜难题,又让农产品附加值翻了几番,为重庆“头雁”学员提供了“深加工提质”的参考样本。

农品为媒:共谱振兴新篇

此次渝粤“头雁”产品展示会,早已超越“农品展销”的范畴,成为一次乡村振兴“头雁”力量的集中检阅。展会尾声,不少渝粤“头雁”学员已互换联系方式,约定后续交流种养技术、共享销售渠道。

“以产品为媒、以技术为桥、以产业为笔、以市场为导向,才能把乡村振兴的文章写实。”华南农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搭建此类跨区域合作平台,推动渝粤“头雁”深化合作,让两地优质农品走得更远、卖得更好,在渝粤大地上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邓佳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