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联播

黔江:“80后”乡村医生的无悔青春

--

日期: 2024-03-29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在重庆市黔江区黑溪镇有一位“80后”乡村医生,2004年从涪陵卫校毕业后,她接过公公手中的接力棒,在乡村医生岗位上一干就是近20年,书写了乡村医生的无悔青春。

下村路上结“亲戚”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黔江区人大代表、黑溪镇白合社区乡村医生向艳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刚走出卫生室,村民陶德计正好找上门来。

“向医生,回去开一下门,快点给我开点感冒药,我头晕得很。”

“开了两样药,总共16.99元,合作医疗基金支付12.09元,你自己只拿4.9元。”

给村民开好药后,向艳便开始走访慢病村民,经过十多分钟的步行,她来到白合社区8组糖尿病患者陶清易家。

“艳儿,你又来了?真是麻烦你哟。”陶清易的老伴说到。

“为什么叫你艳儿哩?”我们问。

“经常来他们家,都把我当他们自己的亲人了,像这样的“亲戚”还不少嘞。”向艳说。

经过检测,陶清易的血压、血糖等指标正常,在告之老人的注意事项后,向艳又向下一户慢病村民家出发。

20年村医得民心

2004年,向艳从涪陵卫校毕业回到老家黑溪,与同村一小伙喜结连理,原本准备外出发展的她却因公公的一句话留了下来,“我也逐渐老了,希望你们把这门‘手艺’传承下来,乡亲们非常需要。”

公公当过多年乡村医生,在他的推荐下,经过相关部门培训,向艳接过了公公手中的“接力棒”。从白合社区卫生室到黑溪集镇有6公里山路,村民步行到镇上需要1个多小时,以往村民们有个“三病两痛”都是靠公公开药打针。

2018年,同村一位老人病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因为经济压力较大,子女们决定放弃治疗,把老人接回了老家。就在这时,向艳的公公带着她上门了解病情,经过精心治疗,老人的病情逐步得到了缓解。

2023年春节前,一村民腰腹疼痛不止,在服了向艳开的中药后,很快就解除了疼痛,并和家人在春节期间团聚。

向艳回忆,像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她也深深地爱上了乡村医生这个职业,对村民的健康状况也是了如指掌。她说:“全村有慢病患者200多人,糖尿病患者30多人,精神病患者6人,我都是他们的家庭医生,都要定期走访。”

关注民生勤建议

在下村随访病人的过程中,向艳习惯带个笔计本,收集民情民意,听取群众呼声。

2022年,黔江遭遇了少有的干旱天气,白合社区的村民面临饮水困难,向艳入户统计缺水情况,并形成建议反映给镇人大。在接到向艳的建议后,黑溪镇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寻找水源、架设供水管道,一些地方还实行了送水上门,群众都称向艳是村民们的好代表。

针对乡村医生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向艳在今年年初的人代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并提出《关于加强乡村医生业务技能培训和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建议》,得到了区卫健委的及时回复。

“我的同学大多在医院工作,或外出创业,有些还发展得不错,我回到农村老家,为乡亲们解除病痛疾苦,虽然累,压力也大,但很光荣,从来没有后悔过。”向艳说。(陆显德、罗去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