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孕育希望,春华绽放芬芳。
柑橘含情枝上笑,菜苗弄影垄间芳。初春,三江三里“绿”浪千重、“丰”景如画。抢修机具、加固大棚、调试秧盘,春耕备耕热浪迭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快生产、各显神通;产业发展大跨越、项目建设大攻坚、城乡面貌大提升等行动热火朝天……
2024年,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奋力打造山区库区城乡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开州样板”,推动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跨越,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看头。
“品牌矩阵”强农富农
春节前夕,满月镇甘泉村又分红了。在甘泉村文化广场,村民欢聚一堂,锣鼓喧天,秧歌欢跳,共同分享21万余元“大红包”。这不是甘泉村第一次分红。从2022年至今,甘泉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三年累计分红超60万元。
无论是啃“硬骨头”,还是蹚“深水区”,坚持问题导向,是我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经验。我区立足改革突破,聚焦实战实效,高能级打造山区库区城乡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开州样板”,巩固提升强村公司82家,培育经济强村亿元村10个,45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均经营性收入超44万元。
我区高质量创建全市“强村富民”综合改革示范点4个,完成中和镇承接全国土地承包二轮延包整镇试点。推行10万亩农业“标准地”改革。投运重庆开州三峡乡村振兴学院,开展“一村一企(业)一CEO”学用贯通试点,培育孵化农村实用人才3.06万人、高素质农民9000人、创业“新农人”200名。随着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村民将成为受益者。
去年6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2024年第一批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信息,全国共有268个产品被纳入名录,其中包括开州牌香肠、紫水豆干、龙珠红茶、龙珠绿茶、新梨花庄牌翠冠梨、美瑶坪牌翠冠梨、南门汁香红糖等7个开州产品。去年9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2024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开州南门红糖榜上有名。至此,我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增至6个。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我区打通热点赛道,开县春橙、桑叶蛋首次实现自营出口。开县春橙跻身中国创新百强品牌,品牌价值突破110亿元、居全市同类产品第2位。我区打造热点品牌,培育“帅品开州”农产品公用品牌,做靓“开州造·寿光菜”品牌,培育“桑叶蛋”“贡香米”等精品爆品。我区筹办热点活动,“中国春橙之都”“中国香肠之乡”央地共建,品牌价值转化超20亿元。成功举办4届三峡药博会,签约项目金额达60亿元。
“区域协作”走深走实
采摘、分拣、装筐……走进临江镇,一批带着露珠的螺丝椒从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临江基地出发,3个多小时后便能摆上重庆主城商超的蔬菜专柜。依靠鲁渝蔬菜寿光销售电商平台,开州产“寿光菜”快步走向全国各地,日均销售量达8000斤。
这是山东省潍坊市对口支援开州,实现由“输血”到“造血”转变的一个生动剪影。目前,寿开两地组建起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育苗、繁种、科研、推广、供给体系,推动我区蔬菜产业发展壮大。
“到2027年,我们将在开州区建成寿光标准蔬菜基地10万亩,年产高品质蔬菜40万吨,实现年产值40亿元。”公司负责人说。
山海同行促发展,“东产西移”结硕果。东西携手,潍坊市每年到位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4514万元。成功举办2024潍坊市·开州区产业合作产品对接会,潍柴雷沃、天瑞重工等5家潍坊企业与开州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潍开两地正不断开创双向协作、全域协作、战略协作新局面,东西部协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成渝联手,共建国家优质商品猪、优质粮油战略保障基地,成立秦巴山区中药材产业发展联盟,共推共建长江柑橘经济带、“巴蜀粮仓”。“万达开云”联合打造“大三峡·大巴山”精品旅游线路12条。在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展会上,达成柑橘销售意愿84.1万吨,优质茶叶成交金额4500万元。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我区将树牢“巴蜀一家亲”理念和“川渝一盘棋”思维,真抓实干、唯实争先,以高水平合作协作助力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抽穗扬花、万开云同城化发展茁壮成长,推动“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焕新出彩。
“产业蓝海”未来可期
走进临江镇福德村智慧柑橘果园,处处呈现出现代化农业的新气象。3000多亩果园全部应用了现代物联网技术,建立了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和控制作业装备高度集成系统,形成了从生物及环境信息实时获取、传输、智能化分析处理到科学管理决策及实施的完整智能管理系统。
“数字基因”如何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区现代农业创新园建成运营,农业产业大脑指挥中心上线运行,健全仓储冷库共享、防灾减灾等数字驾驶舱3个,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45%以上。启动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8个,钱江食品、瑞桑农业2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认定,市级智能工厂实现“零突破”。建成智慧果园、智慧牧场等数字化示范基地10个,培育“触电”“上网”农业经营“新主体”100家。
我区以百亿平台育主体,持续推进“头羊计划”,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9家,钱江食品、天致药业入选市级“十佳企业”名单。以百亿集群强链条,市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招引入驻企业55家,并建成百万头生猪、百万亩经作“双百万”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药果蔬畜粮”五大产业集群综合产值238亿元。
“全区农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值143亿元,带动33万农户户均产业、就业增收超3000元。”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130万亩生态特色产业助农增收40亿元。“金厨带精品”助农增收16亿元,“金厨带就业创业”当年挣回收入近200亿元。45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平均经营性收入超44万元,户均分红150元。
因美而起,踏美而来。如今,放眼帅乡大地,产业兴旺,村子更美,村民更富,一户一景、一村一画、一镇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正在形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在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