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县联播

城口:“新农人”让山地鸡“飞”出大巴山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3-10
字体:

三月的城口,气温开始回暖,位于该县高燕镇五峰村覃家河的重庆四季五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季五谷生态农业)鸡鸣四起,撕破大山的静谧。

与过去不同,这些城口山地鸡不只是简单宰杀鲜销,现在还要加工成风干鸡、烟熏鸡、药膳鸡、整卤鸡等开袋即食系列产品。

“新推出7个品类,消费者试吃后都反馈不错。” 3月4日,公司负责人王姣称,从保种、育苗、养殖,到宰杀、加工、销售,终于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让城口山地鸡身价倍增“飞”出了大巴山。

城口山地鸡这一“飞跃”,王姣用了整整19年——

试水养鸡亏损百万元也不放弃

王娇今年52岁,因为打造“王大嫂山地鸡”品牌,大家都亲切地叫她王大嫂。

王姣初中毕业后,先后到深圳、海南等地打过工,1995年回到城口老家销售兽药饲料。

五峰村养鸡大户艾正权是王姣的客户。2006年,王姣得知对方想扩大养殖规模,但又苦于缺资金。她便提出二人合作,自己出资购买16亩地建养鸡场,并负责提供饲料和土鸡销售,艾正权负责养殖管理,合伙规模化养鸡。

“养鸡场建起了,却买不到鸡苗。”当时,城口土鸡以农户散养为主,都是送人待客吃,很少有市场交易行为。没办法,王姣只好开上长安车在全县收购土鸡和鸡蛋。她回忆,“买回3000枚鸡蛋,只孵化出500多只小鸡。”

彼时,四川万源市的旧院黑鸡很出名,王姣又去参观学习,并引回3000只种鸡。

在养殖过程中,她发现城口土鸡红冠、黑羽、白皮、黑脚,羽毛光亮透紫,气宇轩昂,灵气十足,好斗善飞,极具野性和运动天赋,很有特点。

“城口有没有独特的土鸡品种?”王姣请教专家、拜访养殖大户、查阅县志,了解到城口县养鸡有2000多年历史,因为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鸡群结构以本地土鸡为主。她下定决心,“抢救城口土鸡,不能让这个上千年的宝贝在我们手里没了!”

当年,在政府和专家的帮助下,王姣逐步淘汰外面引进的鸡种,全力以赴保种城口山地鸡。

2007年,王姣首批1万只城口山地鸡苗孵化成功,结果因技术欠缺、管理不到位,几个月不到全部死亡,损失上百万元。

关掉年收入700万元的生意专门养鸡

刚起步,就亏了100万元。这让王姣始料未及,亲友们说她傻,放着现成的生意不做,去养鸡。

“我也动摇、犹豫过。”2005年,王姣一年销售兽药饲料年收入达700万元。那段时间,她也常常问自己,“有必要这样折腾吗?”

但知难而退,不是王姣的性格。山里人致富门路少,不少村民就靠这只鸡供娃读书、为老人看病。看着鸡舍里刚刚命名的城口山地鸡,她原计划要把它培育成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

王姣反思,还是自己不够专心,在喂养山地鸡的同时,还牵挂着兽药饲料生意。她毅然决定,放弃兽药饲料生意,背水一战养好鸡!

喂养城口山地鸡,王姣要求让山地鸡在山上跑、地上放,养足6个月,她再回收宰杀。这样养出来的鸡,肉质鲜美、有嚼劲、没腥味。2009年,城口山地鸡正式成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

“好鸡没卖出好价钱。”当时,城口山地鸡虽然品质好,但价格与普通鸡不相上下,这让养殖户觉得不划算,再不愿这样养鸡。王姣不服气,“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片市场来!”

2012年,她考察成都市场后,在当地投资60万元开了一家餐馆,专门加工城口山地鸡,每斤定价98元,比其他土鸡价格高10元。

鸡杂、鸡血、凉拌鸡胸、罐儿鸡,王姣推出“一鸡四吃”,因为味道鲜美、肉质香嫩、汤汁醇厚,每周要卖出500只城口山地鸡。

一年半时间,王姣的餐馆为城口山地鸡打开了市场,提高了身价。随后,她以120万元的价格把餐馆转让出去,又回到城口安心养鸡。

“在超市,我们的山地鸡卖到了50元一斤。”价格上去了,农户也愿意养殖了。在高燕镇党委政府支持下,王姣推出农户订单回收养殖模式,每年提供40万只鸡苗,以高燕镇为主要区域,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农户喂养山地鸡。“ 不愁卖,大部分农户自己都卖出去了,我们回收的仅有13万只成年鸡。”

十年磨一剑土鸡终于变“凤凰”

“山地土鸡哪最好,当然城口王大嫂。哪里鸡蛋最有范,还是大嫂头窝蛋......”

王姣成功了,她与城口山地鸡还上了央视农业频道,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的商家纷纷前来考察,一段顺口溜也在城口流传开来。

2015年,王姣在城口北屏乡拿下300多亩林地,投资1000多万元,建种鸡舍、育雏舍、散养舍、商品鸡舍,腾出高燕镇五峰村覃家河的地块准备建加工厂,推进城口山地鸡深加工。

“做开袋即食产品。”这又是全新的挑战。资金不足,王姣跑县农委、科委等部门争取政策;没有技术,她就四处奔走请专家支持,常常是上午还在城口钻鸡舍,下午就跑进了专家办公室请教。王姣说,“那些年,不是把专家请进山,就是带着山地鸡四处转。”

既抓养殖管理,又搞厂房建设,还碰上三年疫情,10年摸索,王姣没有退缩。她的创业精神打动了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去年,经城口县农业农村委和高燕镇协调,当地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鲁渝协作产业扶持资金现金入股、设备租赁等方式,向四季五谷生态农业累计投入200万元。

“既解决了公司燃眉之急,又发展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今年1月,王姣终于建成城口县第一条山地鸡精深加工生产线,推出风干鸡、传统的烟熏鸡、药膳鸡、整卤鸡、卤鸡胗、卤鸡块、卤鸡脚、卤鸡翅、卤鸡腿等系列产品,改变了城口山地鸡只卖活禽、产品单一的局面,延伸了产业链,找到了附加值。她透露,“3月底,这些产品将全面上市。”

现在,高燕镇以四季五谷生态农业为龙头,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大力发展庭院养殖,全年山地鸡饲养量达到23万羽。到目前,王姣确定了200户村民为加工厂订单养殖山地鸡,其中一半是脱贫户。

“19年,城口山地鸡真的起飞了。”目前,王姣正计划打造城口山地鸡智慧养殖示范基地,实时采集鸡舍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监控鸡只的健康情况和生长环境,满足深加工对城口山地鸡数量和品质的要求。她告诉记者,“我还想让城口山地鸡‘飞’出国门。”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