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县联播

云阳:高阳中学 以“三维乡土浸润教育”破解乡村中学提质难题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3-24
字体:

在云阳高阳中学的社团活动时段,板凳龙社团的成员们舞动着精心扎制的板凳龙,如蛟龙出海,灵动矫健;不远处,一个个小巧精致的空竹在同学们手中飞速旋转……整个校园热闹非凡。

“这样的画面,在3年前很难想象。”学校党委书记凌鹏国感叹道。云阳高阳中学是一所农村薄弱高完中,学校曾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等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破解发展困局,学校领导班子依靠扎根三峡库区农村教育多年的经验,深入调研分析学校发展短板和优势。

调研发现,云阳高阳中学恰位于明月坝唐代小城镇建筑遗址附近,所在区域是著名的“移民之乡”“武术之乡”,境内有高阳板凳龙、川东竹琴、空竹、剪纸等众多乡土文化资源。

云阳高阳中学意识到,唯有充分利用本乡本土的文化资源,才能打破学校僵局,快速构建学校特色,破解学校发展难题。基于此,学校推出《高阳中学农村普通高中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炼出“三维乡土浸润教育”理论范式——以乡土文化为基,构建“资源活化—课程开发—主体激活”的乡村教育生态重构方案。同时,学校实施“部门联动+智力指导+资源链接”的师生“反哺”机制,最大化用活人力资源,融通学校和“师生”的情感和事业,加快学校的振兴发展。

学校通过搭建非遗工作坊、家谱与乡土文化馆、校史陈列室等实体/虚拟空间,构建起文化传承的立体场域;结合乡土文化,开发了高阳板凳龙、川东竹琴、空竹等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团活动课程。同时,学校还开发家文化(三峡库区家谱)综合实践研究课程,开展“三色”辉映育新人主题活动,使文化传承从单向传授转向生态化浸润。

经过3年实践,高阳中学已形成乡土文化资源向教育资源转化的可持续发展闭环,师生自信自强、向上向善。学校首获县教学质量考核一等奖,被评为重庆市“平安校园”“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龙的传人”高阳板凳龙社团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学生社团;“‘三色’辉映育新人”被评为重庆市德育品牌。学校田径、武术代表队在市级比赛中摘金夺银共23枚;36名学生通过武术实现大学梦;学生合唱团比赛获市级一等奖,绘就出一幅库区乡村教育“新蓝图”。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