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县联播

巫山:福田镇柑橘乘“飞的”出山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4-03
字体:

阳春三月,晚熟柑橘迎来丰收季。与往年不同,今年巫山福田镇的果农们告别了“肩挑背扛”的传统运输方式,转而通过无人机实现柑橘吊运。这一革新不仅大幅提升了运输效率,还解决了山区劳动力短缺的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近日,走进福田镇凌云村的柑橘园,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柑橘香。果树上,晚熟柑橘品种W·默科特已披上金黄的“外衣”,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剪果、装筐,动作娴熟而迅速。与往年不同,今年果园里多了一道“科技感”十足的风景——无人机运输队。

“嗡嗡”声中,一架载重无人机缓缓升起,它精准地悬停在装满柑橘的筐子上方,通过挂钩装置稳稳吊起果筐,随后朝着不远处的运输车平稳飞去。仅需2分钟便将130斤柑橘从300米外的山坳吊运至装车点。无人机旋翼的轰鸣声与果农们的谈笑声交织,勾勒出一幅科技助农的丰收图景。

据悉,巫山境内以山地为主,山高坡陡,以往种植出来的柑橘都是靠人工背或者挑,运输成本高。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在外务工,每当柑橘大面积丰收,总会出现“一工难求”的窘境。随着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人力成本至少能节约一半。

从背篓到无人机,晚熟柑橘的“出山之路”折射出巫山农业的发展和蜕变。科技不仅解放了农民的双手,更让“甜蜜产业”突破地理局限,“飞”向更广阔的市场。未来,随着智慧农业的深化推广,这场“云端运输”将成为乡间的常态化图景。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