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县联播

荣昌:人在云上管猪在圈里长 智能化养殖覆盖率超过40%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4-16
字体:

如何通过数字化推动“荣昌猪”的发展?4月15日,在“重庆市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新闻发布会上,荣昌区委副书记、区委组织部部长廖传锦介绍,该区通过“生猪数字转型”推动“产业大脑”建设,目前智能化养殖覆盖率超过40%,实现了“人在云上管,猪在圈里长”。

“荣昌猪”是中国三大、世界八大名猪之一,荣昌区以“荣昌猪”为特色的畜牧产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以“两抓两促进”来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是抓平台建设促进创新,该区以建设国家畜牧科技城为统揽,汇聚了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高新区、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和产业平台,依托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等科研资源,聚集2000多名畜牧专业技术人才,形成300多项科研成果,为畜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另一方面抓产业链条促进协同,该区已累计引进和培育了500余家农牧高新企业,形成了从育种到养殖,从屠宰到精深加工,从饲料到兽药,从智能装备智慧系统的全产业链条,带动生物医药、冷链物流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了300亿级的现代畜牧生态圈,生物医药、兽药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荣昌区着眼于数智赋能生猪产业发展,从两方面推动“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建设。

一方面,该区通过“生猪数字转型”推动“产业大脑”建设。在2023年启动建设“生猪产业大脑”之初把开发和迭代升级的事情一起想、一体办,去年6月在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发布“生猪产业大脑1.0”之后,该区继续整合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和联盟院校等力量攻坚大脑的升级迭代,从养殖、监管、消费和流通等全链条,汇聚更多数字资源进入“产业大脑”的“试验田”。

另一方面,荣昌通过“数字化提升”探索“未来猪场”建设,于2020年建成“生猪养殖管理系统”并不断迭代,小到一两百头、大到一万头的养猪场都能匹配到数字化建设的“荣昌解决方案”。现在该系统已经覆盖川渝养殖场600多家。

基于上述数字化养猪场建设的探索实践,荣昌充分整合畜牧资源,全力打造全市首个“未来猪场”,把猪场标准化、体系化建设和智能化、无人化养殖的经验推向更多的养殖户。

目前该区智能化养殖覆盖率超过了40%,实现了“人在云上管,猪在圈里长”。未来,该区还将推动更多养殖场从传统猪场变身为的现代养殖“智慧工厂”,打造全市生猪产业“科技样板间”。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