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联播

潼南:“绿秧秧”结出“金豆豆” 麦冬丰收“淘金”忙

--

日期: 2025-04-18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4月14日,大佛街道丰产村粮药种植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村民正抢抓农时采收麦冬,奏响了春日丰收序曲。

在绿意盎然的麦冬田里,装配专用耙具的农机正在疏松土壤,村民们顺势用农具刨出麦冬植株,抖落根茎上的泥土,一颗颗色泽鲜亮、颗粒饱满的麦冬果实随即显露出来。经过快速分拣装车后,这些"金豆豆"被运往摘果区。遮阳棚内,工人们手持剪刀娴熟作业,将饱满的果实一一剪下,为后续烘干加工作准备。

“这一批麦冬果全部被海外药企订购,按照今年的市场价格,每亩产值在3.2万元左右。”粮药种植基地负责人李良德告诉记者,麦冬的果实是“金豆豆”,苗子则是“摇钱草”,品质优良的种苗将循环用于下一轮种植,品质稍次的则作为绿化苗木销售,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净”、物尽其用。利用麦冬喜阴的生长特点,基地每年夏季还会套种玉米等农作物,既保证了粮食产量,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据介绍,麦冬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药材,有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深受市场欢迎。丰产村土壤肥沃松软、水源便利,拥有得天独厚的麦冬种植条件,自2016年起便开始发展麦冬产业。麦冬采收流程复杂,从拔苗、摘果,到后续的种植,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也为当地村民创造了丰富的务工机会,基地用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有近200人同时劳作。“我在这里干活有七八年了,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加上土地流转费,收入不错,还能同时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丰产村村民夏先均满意地说。

不远处,千亩川芎也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药香。“川芎在5月份采收后,将轮作五彩水稻,实现‘一田双收’,同时带动当地文旅发展。”望着连片的特色作物,李良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大佛街道大力发展多样化药食同源产业,通过粮药复合种植,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大佛街道的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