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县联播

忠县:村歌唱起来 小院建起来 竹山村让乡村颜值变产值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 2025-04-22
字体:

“黄葛枝头百鸟唱,青瓦白墙林中藏着……”4月20日,在忠县磨子土家族乡竹山村,正在田间忙春耕的村民不时唱起村歌《竹山之歌》,歌词中唱到的青瓦白墙、黄葛枝头就是竹山村“网红”打卡点李湾院落。

“咱们村民共同创作的‘村歌’唱出了咱们村的新变化,2023年这首村歌还获得了全国村歌大赛三等奖!”竹山村党支部书记吕志华说。

磨子乡是忠县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也是全市1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竹山村户籍人口有591户170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比43%,“以前咱们村山高路远,直到2016年才修通了一条出村的土路,更别提有什么产业。” 吕志华说。

例如村里的李湾院落,本来是村民聚居地,共有37栋民居,还有一棵树径2米、树龄有200多年的黄葛古树,格外引人注目,却因为青壮年外出打拼,无人打理,荒草丛生。

眼看着村民越来越少,吕志华和村干部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留住更多村民。

“要致富,先修路。”2018年的一个晚上,吕志华将全村人聚集一起,决定众筹修路。全村500多户村民自筹了12万元修路款,仅用一年时间,全村人就修出了一条十多公里长的水泥路,这条路给竹山村的发展带来转机。

道路修通后,竹山村的农产品终于能顺利运出,村里的柑橘种植也随之扩大规模,从原来的数百亩扩大到2000余亩,有了产业路,村里又引入业主投建了养殖场、笋竹种植基地,还投建了10亩羊肚菌培育基地。

这时,村民找到吕志华,希望竹山村也能提升“颜值”引回人气。

吕志华想到,村里的产业路由村民自筹建设,村貌升级也可以通过村民“共创”形式来完成,这样可以让村民参与其中,感受到家乡的变化。

于是,竹山村争取了“亲邻自然”生态花园共建计划首个试点项目落户竹山村李湾,很快,“李湾院落”改造工程完成,这座院落植入了土家民俗体验园、土家坝坝茶等多种业态,开始对外迎客。

如何才能吸引在外村民关注家乡变化?

吕志华和当时的驻村第一书记王如春一合计,发现在四川等地,不少村子邀请“村歌计划”团队到村共创村歌而“出圈”,引回不少村民返乡创业,这些年竹山村变化这么大,何不让村民也共创一首村歌?

他们的想法得到了不少村民支持,很快,“村歌计划”团队受邀来到了村里。团队负责人孙恒通过和村民拉家常、讲故事等形式,仅用了6天时间,就和村民一起,将村民提出的百年黄葛树、新建的李湾大院等关键词写入歌曲,在外务工、上学的村民也通过创作工坊微信群,参与村歌创作。

竹山村村歌首发的那天,村民们穿上民族服装拍起了音乐视频,《竹山之歌》发布后,迅速赢得广大网友点赞关注。2023年,村民还用《竹山之歌》闯入了全国村歌大赛总决赛……

村歌唱起来、小院建起来,竹山村的人气和财气也水涨船高,去年,竹山村村集体收入超过60万元,591户村民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分红。

“曾经一无产业二无人气的竹山村,如今正吸引更多村民返乡参与家乡建设,村子的人气还会越来越旺。” 吕志华说。

版权所有: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ICP备案:渝ICP备10005495号-7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0000061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65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