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旧农房“逆袭”成新民宿 农村资产盘活走出“加速度”
--
武隆:旧农房“逆袭”成新民宿 农村资产盘活走出“加速度”
--
近年来,武隆区农业产业发展公司下属的武隆区生态资源转化平台积极作为,全力探索盘活农村闲置资产的有效途径,通过搭建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产权交易等一站式服务,把农村闲置资源转化为“活”资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唤醒闲置资产,将旧空间转化为文旅融合新场景,既能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又能为乡村培育文旅融合等新业态提供载体。在武隆区生态资源转化平台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武隆区多个乡镇闲置的民宅,被盘活利用,摇身一变成为热门民宿。芙蓉街道三坪村山秋民宿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走进山秋民宿,干净敞亮的院坝,精心栽种的鲜花绿植,温馨雅致的房间布置,营造出宁静且惬意的乡村氛围。民宿老板刘凤儿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在外经商,但心中始终怀揣着回乡创业的梦想。偶然间,她在武隆区生态资源转化平台上看到闲置房屋信息,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民宿。
“我觉得我们这个地方地理位置不错,再加上武隆是一个旅游城市,我就想利用闲置农房,回来打造一个集餐饮住宿一体的小院,从开业到现在收益还是不错,每个月都有十余万元。”山秋民宿经营者刘凤儿开心地表示。
简约自然的设计、科学合理的布局、舒适宜人的环境、高品质的住宿体验,山秋民宿一经推出就深受游客青睐。生意的火爆不仅有效盘活了闲置房屋与存量土地,让闲置资源成功“生金”,还积极带动了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把角落的土地租给他们做民宿,有一两亩地,租五年接近一万元,同时,我还在民宿上班,一个月有三千多元的工资。”民宿服务员李光树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武隆区生态资源转化平台自2024年成立以来,为农户提供承包地经营权、林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等13大品类的流转交易,涵盖信息发布、交易审核、交易鉴证、交易结算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为全面激活乡村生产要素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挂网406宗,成功交易262宗,交易金额达2.08亿元。
武隆区生态资源转化平台工作人员黄静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加快完善平台功能建设,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新路径,持续推进生态资源转化项目落地,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武隆印象客户端 廖星晨 王津川)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