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联播

万州 :石坪村“清廉村居”解锁“振兴密码”

--

日期: 2025-05-19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班子强了,干劲足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大家收入也增加了。”5月16日,记者在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采访时,村民们说起村子一年来的变化,都说“石坪村变成了画里乡村,梦里乡愁的巴渝和美乡村”。

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石坪村面临着干群关系紧张、矛盾纠纷突出、经济发展乏力等诸多问题,是典型的“后进村”

2024年,万州区将石坪村纳入“清廉村居”建设,短短一年时间,村级班子履职能力、凝聚力显著增强,村里发展起高山特色小水果、中药材、乡村民宿等特色产业。

石坪村党支部书记扶江仕告诉记者,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曾经的“后进村”摇身一变成了“后劲村”。

村务“晒”出来 糊涂账成了明白账

村集体收入有多少,哪些人享受到救助政策,符合什么条件——过去,石坪村财务账目公开不及时,村民不清楚集体资金的流向,颇有微词。为维护村民的利益,畅通老百姓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渠道,扶江仕便在村委会设立了事务公开栏,定期公布村级事务、财务、资产状况等。

2024年高温防火经费50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33万元……最新的政务信息、财务情况等,都会一一张贴在村委会门口。

“一目了然,村里花的每一分钱村民们都能心中有数。”扶江仕说,每个季度,村“两委”提出公开事项后,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公开内容进行审查、补充和完善,并利用“周一例会+村民参事”机制,接受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监督审核。

通过“四议两公开”制度,各个项目的收支明细一应俱全。一些道路修建、基础设施维护等民生项目,还通过“一事一议”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以前我们不清楚村里的资金流向,总担心有猫腻,现在每一项收支都写得明明白白,我们也放心了。”村民扶三询对新推行的村务公开很满意。

同时,该村依托“码上巡”“码上举报”“阳光村财”等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日常监督和重点监督相结合,线上“指尖监督”与线下“四务公开”无缝对接。此外,当地还通过制定《石坪村小微权力清单21条》,编制《服务事项清单32条》,把监督融入发展全过程。

据了解,2024年,石坪村主动公示公开村级“三资”“三务”信息60余条,开展村院坝议事活动30余场,将老百姓最关心关注的惠民政策、项目资金、民生工程、低保评定等全部“晒”在阳光之下。

化解矛盾纠纷 增进干群关系

石坪村有人口627户、1867人,其中土家族1062人。境内平均海拔1000米,属典型的高山村,耕地以“巴掌田”“鸡窝地”为主,因为土地资源尤其是良田稀缺,村民经常因为土地纠纷闹得不愉快。

前几年,蒲自兰与张德胜两家就曾因为修便道闹得面红耳赤。

“便道方便了你家过路,但占了我家的土地,我不同意,”张德胜怒气冲冲找到蒲自兰家,想要讨个说法,让对方打消这个念头。

蒲自兰以便道是村上要求修的为由,据理力争,两人互不相让,大吵起来。

扶江仕得知情况后,将两家人邀约到了荷花廊道,进行调解。“小兰你是党员,要带头。同时,你们两家又是邻里,别伤了和气。”扶江仕指着荷花廊道对面的文化墙说,上面印有村民共同制定的院落公约:讲道理,不吵架,不扯皮。

二人的情绪逐渐平静。扶江仕劝导两人各退一步。最终,蒲自兰与张德胜握手言和。

扶江仕说,不光是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为了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村上将廉洁文化融入土家山歌,创作《清风谣》《劝廉歌》等,编排《哭嫁新歌》本土廉洁情景剧,“互动体验”涵养新风。同时,举办“清廉夜市”,设置“廉洁灯谜”“清风书画展”“廉影放映角”等互动项目以及跳广场舞、荷花廊道拉家常等,增进友谊,让干群关系变得融洽。

优化干部结构 推动产业发展

今年“五一”小长假,扶江建的樱桃园游客不断,每天前来采摘的游客超过1000人,他5天时间就收入了8万元。

可去年扶江建找到扶江仕时,忍不住抱怨,配套不完善,产业只有死路一条。

作为高山村,石坪村打造了黄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但一直不温不火。究其原因,村干部思维保守僵化,对产业发展缺乏系统思维。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村“两委”对班子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调整村专职干部3名,发展35岁以下青年党员9名,从严管理少数民族党员31名,培养村级后备力量2名,加入到产业的发展中来。

同时,村支部牵头绘制《石坪村五年发展规划》,明确“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村集体+公司+高等院校+农户”模式,升级打造石桶寨、荷花廊道、法治公园等网红打卡点,培育稻油轮作、中药材种植、特色水果三大主导产业。

另一方面,整合涉农资金,完善水电路气网讯以及产业便道、蓄水池、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在村支两委的引领下,当地发展稻油轮作1000亩、中药材种植500亩、特色水果200亩,并开发“土家民俗体验”“山歌对唱”等文旅产品。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益达55万元,同比增长21%。落地产业项目7个,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吸纳就业100余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接下来,石坪村还将结合“清廉村居”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努力绘就民族团结、治理高效、村风清朗的和美乡村新图景。(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记者 赵伟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