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双会”搭台 唱响做靓农业农村与乡村旅游发展“交响曲”
--









7月3日,武隆全区农业农村暨乡村旅游发展大会举行。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区林业局、仙女山街道、鸭江镇、区农业产业发展公司作交流发言。会议以视频形式举行。区级有关部门、各镇街以及市、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代表及区级乡村旅游企业代表等参会。
大会现场,武隆区委书记范立新要求全区各级干部职工要切实增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统筹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助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巴渝和美乡村。要做好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工作,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聚焦聚力,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夯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
范立新指出,对于武隆而言,“三农”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农民。因此,武隆农业农村的发展思路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要大力抓好教育,让武隆农民的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大山。乡村要合并、教育要整合、医疗要更有针对性,道路交通、饮用水源、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投入的强度与方法要相应调整。农业产业的投入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农业的产出结构要与大城市的需求不断相适应。要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高铁通车带来的新机遇,坚定不移走农文旅结合之路。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在涉林涉水等领域要统筹好安全、生态与发展,创新监管体制,主动争取国家政策调整。
范立新要求,全力抓好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要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两条底线”。要大力发展茶、冷水鱼、蜂蜜、高山蔬菜、黑山羊板角山羊、凤头黑鸡、猪腰枣等特色农牧渔业,推进顶层设计与品牌营销,促进农文旅结合。要积极发展林下禽类、中药、食用菌等种养殖业,做好林文章,做强林产业,提升林效益。要通过乐源项目的推进,加快推进武隆区番茄及果树种植形成产业链,推进竹笋加工业发展,推动甘薯全产业链发展,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推进食农产品的旅游商品化。要集中使用涉农口的资金,算好投入产出比,从规划源头上防范无效投资。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殡葬改革,有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激活乡村活力。要持续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抓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狠抓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范立新强调,要扎实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围绕“一轴五片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以“十大乡村旅游产品”为抓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重视程度加快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超市”。要围绕明晰产权、资源清楚、制度规范、模板指导、规划指引、政策支撑、营销加持的总的指导原则发展乡村旅游。今年重点抓好打造一批示范点、推动一批项目建设、盘活一批旅游资源、布局一批精品民宿集群、规划建设一批精品线路、培育一批根雕、蜡染、藤编等民间艺人、打造一批露营基地、房车基地、完成一批乡村旅居规划、策划一批活动、招引一批市场主体“十个一批”,确保出成果,见成效,形成农民、投资者、政府三赢的良性局面。要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压实各级书记政治责任,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筹备工作,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清单化自查整改与农争利、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知农、敬农、爱农,在乡村振兴大战大考中彰显担当作为。
武隆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左军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深入领会本次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不断增强推动农业农村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宽的眼界、更新的思路、更实的办法,齐心协力推动全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旅游产业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推动农业农村和乡村旅游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起聚,扎实抓好产业振兴、涉农项目建设、闲置资产盘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把推动农业农村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中心工作来推动,加强工作对接,破除行业界限壁垒,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压紧压实区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工作责任,抓好督查考核、监督问效,抓好闭环落实。(通讯员张再行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