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区县联播

大足:回乡酿出好日子 小山村里大乾坤

--

日期: 2025-07-0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第1眼TV-华龙网讯(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碧绿的玉米叶沙沙作响,苍翠的李子树掩映着农家小楼,院子里酒缸成排,装满干橘皮的尼龙口袋堆积如山,作坊里酿出的酒伴随着陈皮香味汩汩流入桶中……近日,村民李均一家穿梭其间,忙活不停。

38岁的李均,家住大足区宝兴镇旗团村7组的官石水库边,一条名叫石转路的洁净水泥路直通到家。

“我的哥哥李刚在成都做家具生意,喜好喝酒交朋友,时间一久,发现陈皮(当地称“小米柑”)酿造的酒味道好、大家都爱喝,而且一组(两瓶)也就一百多元钱。现在村里鼓励自家酿醋,我也是抓住机会,在云南从事了14年的百货生意后,于2022年回村里创业的。”李均说。

红橘经过清洗,再把橘子用专用划刀,把橘子皮划成3瓣,再翻成3瓣花型,用低温风干脱水,到第二年5月和9月再拿出来翻晒两次,所有陈皮都需要每年翻晒两次,要5到10年才有陈皮的特有香味和价值。剥了橘子肉,经过粉碎后,再加果肉酵母,发酵1个月左右,经过2-3次蒸馏,才酿出更好口感的橘子白兰地……李均滔滔不绝地介绍,令笔者深感他十余年跑百货销售练就的口才不一般。

“5万斤橘子才能剥出1500斤左右陈皮,酿制出1000斤的白兰地,产量是比较低的……但是,看到每年的冬腊月里有当地的30余名村民来从事剥皮,这些村民都是家里面留守老人,年龄大多是在50到70之间,这个活又不累,可以坐着边唠嗑边工作,大家心情愉悦,还能获得一份不错收入,我也挺高兴。”李均道出的橘子量少的无奈与能为村民增收做点实事的憨厚,展现出农村娃心地的朴实厚道。

“我去年在李均这里来剥柑橘皮,挣了3000多元,拿出一半来购买了腊肉、香肠、花生瓜子等年货,全家人好开心哟,今年我除了早晚接送孙子上下学后,还要继续来干。”村民刘礼会开心道。

庭院生香也生金。“我们依托‘一村一品’建设,整合农户房前屋后、路边地边土地,鼓励大家发展产业。”旗团村党支部书记罗晓强介绍,乡村发展产业,需要用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用政策引导群众预期。让处处庭院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助力村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这应当是庭院经济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回乡酿出好日子,小山村里大乾坤。李均,“酿出”了美酒,也“酿出”了乡亲们的新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