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脆李+康养 “李”下好纳凉
--









编者按
避暑,是重庆人的刚需,更是渝东南、渝东北等避暑资源富集区县提振经济的重要抓手。避暑市场在不断变化,区县如何接住数以百万计的“流量”并转化为“产量”?第1眼TV-华龙网品牌栏目《渝州瞭望台》主创团队兵分多路实地探访,推出“避暑经济学”系列策划,为你全面解析区县避暑经济的新场景和新打法。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代诗人元稹千年前写下的绝唱,正被巫山赋予当代新解。
7月5日晚,海拔1314米的巫山云雨康养旅游度假区月亮谷公园灯火璀璨、人声鼎沸。以“巫山脆李·清凉一夏”为主题的2025巫山·摩天岭长江云上生活季在此盛大启幕。一时间,巫山云雨康养旅游度假区内车水马龙、人群如织,习习凉风中,烧烤、火锅、露营等夜经济一片红火。
巫山依托当地特有的生态、人文资源,倾力打造集生态康养、文化体验、运动休闲和美食品鉴于一体的“三峡云端”消暑纳凉季,用“清凉”激发消费“热力”。
天赐巫山 文旅融合
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位于巫峡南北两岸,是重庆通往华中、华东的重要门户、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的重要核心节点。
巫山因山而名、因江而兴,拥有“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的靓丽颜值。这里山清水秀、生态宜人,生态是巫山的最大优势、最亮底色、最好名片。
这片土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源远流长。204万年前“巫山人”在此繁衍,五千年前大溪文化在此衍生,6800余首诗词歌赋尽显巫山文化根脉。
近年来,巫山依托优越的生态、人文资源,把旅游作为第一支柱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知名旅游目的地。
通过多年努力,巫山打破了大山阻隔,构建起了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郑渝高铁、云端机场、长江航道、沪蓉高速构建起“水陆空铁”综合交通枢纽,让巫山“立体可达”“立即可达”。
大自然赠予了巫山四季皆可畅玩的山水风景。来到巫山,可以领略三峡秀丽风光,乘画舫慢游小三峡、坐索道纵览神女峰、爬龙脊打卡最美徒步线,沉浸式感受巫山这个“五感交融、烟火浓郁”的魅力之地。
在听觉上,长江激荡的涛声,是巫山万年文明生生不息的脉搏;高亢激昂的抬工号子,是人类与壮美山河共舞、与自然之力相搏的铿锵呐喊。
在视觉上,巫山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绝美画卷,是献给游客的视觉SPA;而在街边小店、古色古香的小巷里热气腾腾弥漫的,正是那最抚慰人心的城市烟火气。
在味觉上,巫山烤鱼以麻辣鲜香挑动着人们味蕾,巫山脆李用酸甜可口的果实滋润游客心田,巫山云雾茶以淡雅清香沁人心脾。
这些独特的感官印记,共同编织成令人流连忘返的巫山避暑记忆。巫山的避暑旅游,凭借不可复制的地理区位、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和触动人心的城市记忆,打造出一个“立体、多元、有温度”的清凉世界。
巫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避暑旅游“百舸争流”的当下,巫山将发挥特有的“三峡基因”,以及烟火气十足的“巫山温度”,推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解锁避暑经济的发展密码。
云上巫山 露营康养
巫山云雨康养旅游度假区坐落于平均海拔1314米的云端之间,森林覆盖率超6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98%,负氧离子浓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是难得的天然氧吧、康养胜地。
这里位置极佳,能俯瞰长江三峡,距巫山云端机场10分钟,巫山高铁站20分钟,三峡之巅景区10分钟,小三峡景区30分钟,不仅能躺平悠享清凉一夏,还能丝滑尽享三峡之美。
在摩天岭,拥有城市之外的另一种夏天,盛夏时节这里平均气温仅有23℃。当热浪扑面而来时,这里却是清风沁凉,流云拂面。
近年来,巫山充分利用度假区坐落在长江之脊的景观优势和气候优势,不断探索“康养+旅游”“康养+农业”“康养+文化”“康养+医疗”“康养+运动”“康养+研学”等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康养旅游产业在这里集聚,形成集群发展效应。
20万平方米露营基地、10万平方米卧云花谷、6万平方米草坪露天电影、1700米海拔云端机场低空飞行基地、超长的诗画漫道和三峡地区最大户外卡丁车赛场等休闲度假新场景相继出炉,摩天岭壹号、三峡云嶺江山等度假地产项目坐落其间,并全面提升机场路沿线观景平台、交通等基础设施,让整个康养旅游度假区综合品质日臻完善。
游客现在可以打着“飞的”来露营,乘坐高铁来度假,实现“我在三峡有个家”的美好愿景。
依托巫山云雨康养旅游度假区的生态IP,当地的实力房企秉承“低密度、高景观、大森林、小户型”理念,匠心打造出的康养住宅项目同步推出“云端置业计划”,并针对重庆、武汉、郑州等高温城市客群推出“夏季置业补贴”,吸引了众多客户的关注。据有关方面信息,随着巫山推动文旅地产联动,有效带动了消费者云端康养住宅置业热情。
巫山县相关负责人称,巫山将抢抓脆李产销暨消暑纳凉季带来的关注度和人流,进一步创新营销方式,用双轨策略激活全国消费市场。
在今年早些时候,巫山已经派出团队赴郑州、武汉等6城精准营销巫山文旅,促成了多趟旅游直通车成功开通。在今年消暑纳凉季启动仪式现场,巫山举行了“文旅大礼包”抽奖,送出景区门票、文创产品等福利,并启动“我和我的旅游”全民营销共创行动。
巫山通过线上联动新媒体矩阵,线下在重庆东站、观音桥等枢纽商圈铺设“巫山纳凉”主题快闪,推出脆李冰饮等特色单品等方式,持续提升巫山康养品牌影响力,推动巫山避暑经济不断壮大。
为增加避暑游客的体验感,巫山推出“好客宠客巫山2.0版本”,实施“夏季文旅消费十大行动”,出台“游客关注的20件小城大事”,发放“巫山有礼四大硬核福利”,联动农商文旅体12大主题68项优惠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文旅消费新体验。
热力巫山 脆李消夏
七月巫峡满庭芳,长江之畔李飘香。
就在2025巫山·摩天岭长江云上生活季开幕式当天上午,巫山脆李开园上市活动率先在巫山机场隆重举行。这场以“脆李专机·空铁联运·全邮营销”为主题的活动,不仅标志着14万吨巫山脆李正式上市销售,更为整个巫山云上生活季奏响了序曲。
“中华名果”巫山脆李如今早已从山间小果蜕变为巫山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带来巨大的增值效应。
在文旅产业端,巫山借助脆李资源,打造出“江南百里李花长廊”“江北千顷李庄”等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并连续7年举办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连续8年举办巫山脆李采摘季,“春赏万亩雪,夏摘一树金”已成特色IP,年吸引游客超200万人次,带动2万余户农户共享“旅游红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在巫山消暑度假,除了到果林采摘脆李,感受田园乐趣之外,巫山还为游客准备了啤酒露营音乐节、篮球嘉年华、音乐夜跑等14场云端狂欢活动,实现文旅活动月月有爆点、周周不重样。
“云中竞技”系列活动推出全球最酷的“云上半程马拉松”,将由奥运冠军领跑、国际友人同行,穿越云端;“烟火人间”活动让麻辣烤鱼与脆李清甜碰撞,带来“舌尖上的幸福”。
为满足游客多元游玩需求,巫山还整合各具特色的休闲避暑乡镇资源推出四条主题线路。“登高揽胜・康养度假线” 串联邓家红椿等高山乡镇,邂逅夏日最佳高度与温度;“亲水寻幽・乡村欢趣线” 融合平河峡谷漂流与下庄精神之旅,尽览乡野活力;“山水画廊・峡江奇观线” 铺开小三峡东西环线与巫峡神女画卷,感受雄奇与柔情交织;“灯火阑珊・夜观巫山线” 则以夜登龙脊、夜游江村等体验,展现巫山夜色魅力。
巫山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以节促产、以会兴旅,巫山将从单纯“卖产品”向综合“卖风景、卖体验、卖文化”转变。通过壮大脆李和文旅两大支柱产业,巫山将充分释放生态、产业、文化的叠加效应,走出一条符合山区库区实际的特色产业振兴之路。
香甜的脆李挂满枝头,采摘的欢乐仍在延续,巫山的夏日精彩,才刚刚开始。
主政者说
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
办好脆李开园和云上生活季系列活动
让巫山“绿色动能”更澎湃
百姓“幸福成色”更足金
巫山脆李和康养度假是巫山两大金字招牌,启动以“巫山脆李·清凉一夏”为主题的2025巫山·摩天岭长江云上生活季,对于巫山拼经济,抓发展有何意义?巫山县委书记曹邦兴对此进行了解读。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巫山多年接续举办巫山脆李开园上市和消暑纳凉消费季活动,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曹邦兴:巫山接续举办脆李开园节,精心策划夏季纳凉消费季等活动,打造“巫山脆李”“康养度假”金字招牌,这绝非偶然之举,而是我们立足县情、顺应时势、服务民生的战略选择和坚定行动。具体来说,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
第一,这是守护“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具体实践。
巫山坐拥三峡库心、长江明珠的良好生态本底,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大的发展优势。因此,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脆李产业上,我们推行生态种植、智慧管护,让三峡库区得天独厚的山水灵气,孕育出市场追捧的“金果果”;在文旅康养上,我们将雄奇壮美的峡江风光、清新富氧的生态环境,转化为高品质的康养度假产品,让生态颜值有效转化为经济价值,这正是我们“点绿成金”的务实路径。
第二,这是回应群众期盼、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主动作为。
随着生活品质提升,“绿色、健康、休闲”已成为消费新趋势和百姓新期待。我们着力提升巫山脆李品质,运用“产业大脑2.0”赋能生产,创新“空铁联用专机”打通物流,为全国消费者奉上源自三峡的鲜甜滋味。同时,我们聚焦夏季避暑康养,打造云端马拉松、露营美食节、清凉乡村游等特色活动,就是要让每一位来到巫山的游客,都能沉浸式体验“三峡凉都”的独特魅力,留下最浪漫、最清凉、最难忘的“巫山记忆”。这既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也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第三,这是振兴特色产业、促进富民增收的强力引擎。
我们持之以恒举办节会活动,核心目标在于突破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局限,构建三产融合新格局。通过“以节促产、以会兴旅”,我们持续推动从单纯“卖产品”向综合“卖风景、卖体验、卖文化”转变,形成了一套“节庆搭台、经济唱戏、百姓受益”的良性循环,充分释放了生态、产业、文化的叠加乘数效应。这不仅壮大了脆李和文旅两大支柱产业,更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走出了一条符合山区库区实际的特色产业振兴之路。
总之,打造金字招牌、办好品牌节会,是巫山立足生态优势、把握时代机遇、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一招,我们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巫山的“绿色动能”更澎湃,让百姓的“幸福成色”更足金!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2025年巫山脆李品牌价值已增至105.17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李第一品牌”。巫山在培育巫山脆李品牌上,有哪些重要经验?
曹邦兴:巫山脆李是巫山全面打造、全域推广、全民呵护的“致富果”,近年来,通过规模化种植、品牌化打造、科技化赋能、市场化营销、产业化增效,巫山脆李形成了“好产品—好口碑—好产业—好效益”的黄金闭环,真正成为富民助企强县的支柱产业。
我们精耕细作,打造“顶好”产品。巫山唐朝时期就开始种植脆李,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孕育出“清脆致密、汁多味香、营养丰富”的独特品质,被誉为“可以吃的化妆品”。
在品种选育上,我们优中选优,筛选出耐早春低温、抗裂果、中晚熟等优质新品种巫山脆李品牌种植区内优良品种率已经达到80%,获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认证。
在生产种植上,我们不仅制定了全产业链19项标准化技术,还大力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成功创建巫山脆李国家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巫山脆李)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了“从枝头到舌尖”的品质防线。同时,我们开发应用“产业大脑+未来果园”智慧系统,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管理,让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食鲜保供上,我们采用臭氧雾化杀菌技术,让冷藏保鲜时间延长至60余天。构建“空空联运”空中快线,今年还将试运行脆李“高铁专线”,实现“今日枝头果,明日盘中鲜”的极致速度。
我们臻选严控,打造“金字”招牌。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巫山脆李正是用品质赢得了万千消费者的信赖。
记者手记
经济与文化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生共荣。巫山深谙此道,依托长江三峡与摩天岭云端生态,挖掘本地资源,打造出具有辨识度的“云上生活季”品牌活动。此举精准对接旅游市场新需求,提供云端生活新体验,以“文旅+”模式为经济注入新动能,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案例。(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李燊等)